粤港澳青少年牵手研学行,访文化探科技,齐叹大湾区太酷啦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原创2025-08-22 22:53

“我感受到了岭南文化的历史厚重感”“无人机真帅,机器人真牛,大湾区太酷了!”“还认识了很多好朋友”“我要预定下次研学”……一场三天两夜的研学行,让来自粤港澳三地的孩子们有了更多新知识、新惊喜和新期待。

8月20日至22日,湾区青少年“网络素养科创探秘营”研学行出发,40名来自粤港澳三地的青少年陆续走进广州、深圳、珠海,深入广东省网络文明素养教育实践基地、前沿科技企业及“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在“行走的课堂”里,感受网络文明与科技梦想的碰撞。此次活动由省委网信办、省文明办、省港澳办、省教育厅主办,南方都市报承办。

图片

8月20日,湾区青少年“网络素养科创探秘营”研学行举行开营仪式。

探博物馆与古镇

打开岭南历史文化

8月20日,当众擎人形机器人化身“推荐官”走上“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网络素养交流活动”的舞台,来自广东、香港、澳门的青少年代表接过营旗,湾区青少年“网络素养科创探秘营”研学行正式出发。青春与湾区的笑脸,文化与科技的交融,让三天两夜的行程充满期待。

岭南文化遇上数字技术有多绝?湾区少年首站打卡广东省博物馆,它也是首批广东省网络文明素养实践教育基地之一。在这座“智慧博物馆”,孩子们玩转AI绘画,沉浸式体验MR科技漫游之旅,一秒穿越古今,解锁广府历史密码。岭南优秀文化在网络时代展现出新魅力,“好玩!还想玩!”孩子们乐此不疲。

“特别生动!在广东历史文化陈列馆学到了很多知识。”香港同学李心颐在她的手绘图文版研学日记里还写下期待:“有机会要再来!”香港同学杨滢也说:“这次了解到了书本上没有的岭南历史,也感受到了广东文化的多样性。”

除了在博物馆看历史,粤港澳的青少年们还来到珠海探寻千年古镇文化基因。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唐家古镇”,孩子们参观了唐家湾乡思馆、珠海留学文化馆。这里展陈丰富多元,有实物有史料,还有AI技术“跨越时空”,让大湾区青少年们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维度沉浸式了解历史,感受岭南百年古镇与华侨之乡的文化底蕴。

在唐家湾乡思馆,同学们惊叹“壮观!蚝壳墙!”纷纷拍照,听讲解员讲述工艺与历史。步入珠海留学文化馆,黑墙与明月装置引人注目,“月是故乡明”光影诗句揭开“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的故事。“时空电讯”体验区可听到先辈“来信”,“朋友,虽然时代不同了,但我希望你依然拥有理想,不忘初心”的勉励话语回荡耳边,有同学说:“我听到了历史的回音。”

图片

研学青少年在唐家古镇参观唐家湾乡思馆、珠海留学文化馆,在“时空电讯”体验区聆听先辈“来信”。

看机器人无人机 

感受未来的模样

未来会是什么模样?在研学行青少年的眼里,那可是想象力爆棚。在广州亿航智能,孩子们好奇,无人机“可不可以把外卖送到天界”“能不能帮我搬家”?坐进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不需要飞行员的载人垂直起降航空器,孩子大家都有了一键解锁,一飞冲天的盼望。得知中国低空经济“载人时代”已到来,少年们眼里闪闪发光,“这样的城市空中交通很帅!”李心颐同学在她的笔记里认真记下了这些飞行器的型号、类别和功能。有同学甚至还没看完展厅,就迫不及待地画出了他心中的超级直升机。

在深圳优必选,粤港澳少年们纷纷给小机器人“悟空”下发指令:跳起来、原地坐下、做一个深蹲,看到“悟空”丝毫没被难倒,流利地完成任务,现场可谓“哇”声一片。孩子们凑到不同机器人面前,看它们秀“绝活”,有能陪老人聊天、帮家长带娃、帮做家务的家居机器人,有能在展厅引路、讲解的机器人,还有颇受现场孩子们欢迎的智能猫砂盆、智能除草机。“科技犹如一双双隐形的手,把生活中琐碎的皱褶抚平。”来自广东的陈思言这样感叹。

图片

在广州亿航智能,孩子们好奇体验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

图片

粤港澳少年们纷纷给小机器人“悟空”下发指令。

沉浸式学习,也很受研学行青少年欢迎。来到腾讯公司,除了感受互联网大厂氛围,孩子们还兴致勃勃上了一堂网络素养课。“这个我知道”“答案是要防范个人信息泄露”关于网络安全提问,积极“抢答”的同学们手都举酸了。“AI能识别表情吗?”“它会自己学习吗?”大家对AI的世界更是有十万个为什么。广州的蔡兴翔同学靠“抢答”收获很多小礼品,他说,“这堂课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对网络诈骗和网络暴力说NO!”

在珠海金山软件的金山创想馆,孩子们参观了12个未来科技寓言场景,涵盖AI、VR、AR、元宇宙、智能家居等前沿科技。在“程序员星空墙”下,孩子们围坐一圈,静静聆听着行业先驱和领军人物的故事。“未来我也想成为互联网行业的精英。”梦想的种子悄悄种下。

图片

在腾讯公司,研学青少年兴致勃勃上了一堂网络素养课。

图片

在珠海金山软件的金山创想馆,孩子们参观了12个未来科技寓言场景。

行走的课堂

增进三地学子友谊

“边走边学”,文化、科技、网络素养,粤港澳三地的青少年纷纷表示在这段研学行程里,提升了学识,也增进了友谊。

香港同学陈子童说,感受了岭南文化的美妙,也探索了前沿科技的酷炫,穿越古今之间,“我对未来的世界有了更多的憧憬。”

来自澳门的郑琪穆同学也说,这几天不仅探寻了历史,更开拓了眼界。“平时很少接触无人机、AI机器人,这次亲眼看到,十分震撼!”他还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这次探访,我对岭南历史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以后一定会更深入学习。”

“研学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对科技浪潮的真切触摸,我感受到了现代化高科技的蓬勃气息,有一种‘未来已来’的实感。”来自澳门的吴彦航同学感叹。香港的黎逸飞同学还说,在科技展馆直接体会到了粤港澳协同发展的大市场。

图片

两位澳门同学不仅收获生日蛋糕的“小惊喜”,更有研学行同学满满的祝福。

两位澳门同学恰逢生日,不仅有生日蛋糕的“小惊喜”,更有研学行同学满满的祝福“生日快乐”“学业进步”“永远漂亮”……大家忙着互相交换联系方式,约定保持联系、下次再见。一名来自广州的同学说,“这趟研学旅程,我认识了香港澳门的小伙伴,他们真的好有趣!”不期而遇的温暖与情谊,也成为了行程中最珍贵的收获。

时间总是匆匆流逝,返程大巴驶向口岸,但对岭南文化的沉醉,对先进科技的畅想,对网络素养的认知,已牢牢印在同学们心里,像一名澳门同学所说,“我会想念这次奇妙的经历。”

大湾区青少年网络素养协同培育又多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新探索。

图片

参加湾区青少年“网络素养科创探秘营”研学行的同学正在撰写研学日记。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监制:戎明昌 刘江涛 

策划:王卫国 邹莹 

统筹:凌慧珊

采写:熊润淼 麦洁莹  罗韵  袁炯贤  方晓林 唐静怡  梁雅媛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