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吴璇 2024年是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七十周年。当年10月19日,中山大学法学院、中山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了“人大制度七十年的理论与实践:法学与政治学的对话”学术研讨会。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等多所高校的知名学者专家,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的专家参加了会议,总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与创新。近日,此次研讨会的成果集结、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孙莹主编的《法学与政治学视野下的人大制度——发展与创新》一书由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
该书从法学与政治学双重视角出发,全面审视人大制度的发展历程、理论创新与实践经验,旨在为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提供理论支撑。
对应研讨会的四个单元——“制度·原理” “探索·监督” “立法·治理” “选民·代表”,全书共分四部分: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变迁的回顾总结、对人大代表履职工作机制创新的理论回应、关于人大的监督和立法工作的理论探讨和广东地方人大的探索实践。全书收录的22篇文章,主题共同指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与创新。
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讲席教授朱光磊指出,在“发展与创新”的主题下,作者们直面实践中的新课题,从历史纵深、比较研究、量化分析等角度,对代表履职、立法和监督等人大制度的发展脉络与动力机制问题作了全景式解析,兼具法学的规范思考和政治学的理论视角。“是难得一见的跨界、跨学科精彩对话。”
“这本书是一个好的开始。”北京大学法学院长聘教授、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张翔认为,作为政治学和宪法学共同的研究对象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历经70年的发展之后,积累了足够丰富的经验、规范和理论而值得被认真研究。以此为平台的跨学科互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