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能自己走路,还能给护士唱歌!”38岁的小陈坐在家中,手指轻按口风琴声键,旋律悠扬,很难让人联想到四个月前那个因车祸陷入绝望的他。这场由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居家医疗科“互联网+护理服务”带来的蜕变,不仅让小陈重获新生,更揭开了宝安残疾人居家康复服务的温暖图景。
精准施策,个性化定制康复助残方案
数月前,一场车祸导致小陈颅脑外伤术后多重残疾——肢体失控、智力受损、言语含糊,右侧肢体偏瘫的他完全丧失自理能力,只能依赖年迈母亲照料。就在这个家庭濒临崩溃时,医院居家护理团队接下了这个“活”。团队没有简单制定康复计划,而是第一时间邀请香港延续护理专家张秀兰院士介入,从心理疏导切入,用耐心倾听与温暖陪伴,逐步打开小陈紧闭的心门。
“心理重建是基础,专业康复是关键。”护理团队针对小陈的病情,量身定制了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每周两次的上门服务中,中医火龙罐、穴位按摩疏通经络,西医康复训练则从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入手,循序渐进帮助恢复身体功能。四个月的坚持下,小陈从依赖助行器到实现居家独立行走,从沉默自卑到主动用口风琴、歌声表达对生活的热爱,母亲握着护理人员的手哽咽道:“是你们给了这个家新的希望。”
专业引领,100%满意度背后的医者仁心
小陈的康复仅是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居家医疗科深耕残疾人康复服务的缩影。截至目前,该科室已跨越2000余次家门,其中残疾人家庭康复占比达68.74%,其打造的服务模式正成为可复制、可推广的“宝安经验”。
专业,是这项服务的核心支撑。该院长期聘请张秀兰院士指导延续护理工作,通过全面优化服务流程、强化医护人员系统培训,将患者满意度提升至100%。在院士参与的300余例居家个案中,无论是针对患者病情定制个性化方案,还是面对突发状况时的紧急响应,抑或是日常细致入微的健康宣教,医护团队的专业表现都赢得了患者及家属的一致认可,筑牢了残疾人康复的“安全防线”。
技术赋能,“互联网+”让护理服务更贴心
除了专业支撑,技术创新则打破了服务的时空壁垒,让“护理到家”更便捷高效。医院依托“互联网+护理”平台,开通24小时线上健康咨询服务,专科护士随时在线,为患者解答康复训练、用药指导、护理操作等方面的疑问,无需出门就能解决日常健康难题。
同时,居家医疗科还建立了辖区内残疾人家庭康复名单,定期组织健康知识讲座,内容涵盖常见疾病预防、康复技巧、居家护理要点等,切实提升残疾人及家属的自我保健能力。从线上咨询到线下讲座,从上门服务到知识普及,医院用“互联网+”为护理服务插上翅膀,让关爱触达每一个有需要的残疾家庭。
“我们跨越的不只是家门,更是绝望与希望的鸿沟。”医院居家医疗科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团队将继续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以“e护到家 为爱出发”为旗帜,拓展服务边界、提升服务品质,让更多像小陈这样的患者,在专业护理与关爱中重燃生命之光。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谢萌 通讯员 刘汉娇 古伟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