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海区已规划建设的122座海上风电场、24座国家级海洋牧场和104座海轮通航重点桥梁……经济效益显著,但海区、航道应用越多,航道安全、应急管理等压力也同时递增。
海巡173船巡检维护海上风电场水域航标设施。 广州航标处供图
对此,南海航海保障中心积极推进全链条全要素综合航保服务在海上新业态安全保障方面的深度实践,统筹做好重点区域海上风电场、海洋牧场、海上自然保护区等新业态服务保障和应急响应工作。
航标设置施工作业。 广州航标处供图
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根据辖区航海保障设施服务现状和通航环境风险评估结果,先后编制完成深中通道和三山岛、高栏海上风电场综合航保服务方案,实现新业态项目综合航海保障服务“一域一策”。
资料图,2025年9月,湛江北部湾海域海洋牧场。 徐杰 摄
资料图,2025年9月,湛江北部湾海域海洋牧场。 徐杰 摄
今年以来,该中心实施的综合航海保障服务已覆盖国家和省级重点项目31个,涉及项目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共开展海上大型构筑物航标技术审查16宗,效能验收10宗,海图更新测量2宗,电磁环境监测4宗。
示意图。南海航海保障中心研究将电子围栏技术应用于海洋牧场内渔业资源的精确保护和管理。
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在总结去年印发的《南海海区海上风电场航海保障配置指南》等系列文件实施经验的基础上,今年编制印发了《海轮通航桥梁航海保障配置指南》,进一步规范桥梁航保服务供给。编制实施《南海海区效能验收技术测定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抓紧抓实航标技术测定程序和质量控制规范,建立航标技术审查和技术测定月调度机制,对专用航标建设和维护情况实行清单式动态跟踪管理,确保航标效能与标准规范和设计要求相符,提升航标设置的科学性与规范性。
资料图,2025年9月,湛江北部湾海域海洋牧场。 徐杰 摄
资料图,2025年9月,湛江北部湾海域海洋牧场。 徐杰 摄
接下来,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将开展海上新业态风险认知和防范教育,梳理航行环境变化、通航空间受限、特殊作业风险增加、夜间能见度不良及应急避险受阻等海上新业态存在的主要风险源,构建“全景式”风险图谱,开展航海保障服务配置评估,进一步规范航标技术审查和技术测定。
南海航海保障中心也将全力推进智能航保服务所需传感器在海上新业态领域的配置工作,强化态势感知能力。进一步整合航保三大业务数据信息,将航海保障全要素信息推广应用到船台ECDIS和ECS中。
部分素材来源:南海航海保障中心
图/文:南都N视频记者 徐杰 任磊斌
编辑:任磊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