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月美术馆携手彩田学校共筑美育新生态

南都N视频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5-10-20 14:12

作为关山月美术馆“山月学堂”系列讲座的第三期活动,10月17日下午,“33件抗战作品——大师与我们在一起”专题讲座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彩田学校举行,活动邀请深圳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艺术家文祯非教授走进校园,由关山月美术馆正在展出的“烽火铸骨”特展引入,为现场师生带来一场关于艺术与审美的精彩讲座,受到师生热烈欢迎。

当天,现场还举行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彩田学校与关山月美术馆“馆校互联”签约仪式,标志着双方在美育资源共享、美育教育创新等方面正式建立长期、深度的合作关系。

 

艺术讲座,经典作品引发审美思考

 

“山月学堂”是关山月美术馆精心打造的馆校合作公共教育品牌,旨在通过馆校合作,依托展览、讲座、导览、临摹等形式,将关山月美术馆的馆藏精品的艺术创作精髓及文化传承传递给青少年。作为2025年“山月学堂”系列的第三场主题讲座,艺术家文祯非在当天的讲座中,从“烽火铸骨”中的33件关山月作品入手,为同学们剖析审美的普遍性、变化性和多元性,进而通过嫦娥奔月、功夫熊猫等大家耳熟能详的内容,讲解视觉语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独特意味,以及几百年来,美术功能的蜕变。在本次讲座中,文祯非引导学生们通过对不同流派作品的欣赏,思考艺术的多重价值,通过艺术欣赏,让抗战精神从历史符号转化为青少年可感知、可参与、可传播的当代价值。

图片

图片

来自学校六年级多个班级的同学们手持记录本认真聆听,不时低头记录关键内容。“原来画里的每一笔都有意义!”六年级学生小林在笔记本上写下感悟,他表示,希望今后跟着“每周半天计划”,去美术馆亲身体验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

讲座的互动环节,学生们积极举手提问,排队等待签名,展现出对艺术的无限热忱与求知渴望。

 

馆校签约,携手共筑美育虹桥

 

当天,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彩田学校与关山月美术馆还举办了“馆校互联”签约和赠书仪式,标志着双方的合作从“零星互动”迈向“系统融合”。

图片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彩田学校校长秦相斌表示,彩田学校和关山月美术馆早有渊源,学校曾组织学生走进美术馆赏析《迎春图》《双竹图》,其后更开展“诗画赋乐”项目式实践课,双方早已在 “以美育心” 的理念上达成共识。此次签约“馆校互联”,更将开启“每周半天计划”,让馆藏资源化作鲜活教材,让专业指导走进校园日常。

关山月美术馆助理副馆长陈麒仲希望同学们能通过活动在画作中了解历史、体悟精神,也能够通过画笔表达自己。他说,今年11月,美术馆还将与彩田学校携手走出校园,在华强北举办“我向大师学绘画”儿童绘画作品展,通过临摹作品、创意工作坊、艺术集市等多元形式,让美育延伸,让艺术传递。随着“馆校互联”项目正式启动,双方将携手合作,持续为同学们打造沉浸式艺术学习场景。

 

厚积薄发,美育之花润泽鹏城

 

关山月美术馆“馆校互联”项目历经多年深耕,已构建起覆盖城市、乡村及特殊教育的全域美育网络。2025年,随着深圳“每周半天计划”的落地,项目迎来跨越式发展。美术馆打造“每周半天计划”校外实践平台基地,新增荔园教育集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彩田学校等4所“馆校互联”签约院校。艺术活动走进校园的同时,也吸引学生来到美术馆,截至目前,本年度已有来自深圳外国语学校、红岭中学、北大深圳附中、深圳实验学校等86所学校的5000余名学生走进关山月美术馆,真正践行了“让每个孩子与大师作品对话”的初心。

800x640_68f5ab8d97c70.jpg?X-Amz-Content-

800x245_68f5ab8a75725.jpg?X-Amz-Content-

记者了解到,围绕“烽火铸骨——关山月艺术中的民族精神图谱”特展,关山月美术馆今年还将陆续推出“不朽精神——诗歌传颂”以及“红色血脉——大思政课”等系列公共教育活动,邀请同学们走进美术馆,感受艺术魅力的同时,体悟抗战精神,为青少年搭建一座连接艺术审美与精神传承的桥梁。

如今,学生们成群结队,在老师的带领下欣赏艺术作品,展开现场临摹,在美术馆里上美术课,已经成为展厅里常见的场景。在年轻心灵中播下美的种子,让艺术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个体与家国的精神纽带,“馆校互联”不仅拓展了艺术教育的物理空间,更重塑了美术馆的公共教育范式。把美术馆的专业力量带进校园,让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美术馆,正是这座城市“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生动写照。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谢湘南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