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4岁“无牙仔”戴上全口义齿,口腔重建或要十余年

南都N视频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5-10-23 16:29

“天生没有牙齿,该怎么吃饭?”深圳一名4岁男童乐乐(化名)因罹患罕见遗传病“少汗型外胚层发育不良”(HED)(俗称“无牙症”),天生无牙,颌骨菲薄如纸,长期只能吃流食。 

近日,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口腔医院(坪山)种植修复科团队为其成功佩戴全口活动义齿,恢复其口腔基本功能,让这个刚刚开启人生之路的“无牙”孩子,第一次拥有了接近同龄人的面容。 

然而,这并非一劳永逸——未来十余年,乐乐仍将经历持续的义齿更换与口腔功能重建,直至成年颌骨发育稳定,才可能迎来最终的治疗答案。 

全口无牙:4岁孩子的“瘪嘴”面容

在幼儿园的午餐桌旁,4岁的乐乐显得有些特殊。他的食物都是专门制作的,肉菜尽量切碎,有时是煮得软烂的面条或粥,尽量避开需咀嚼的较硬食物——不是挑食,而是他口中一颗牙齿也没有。  

图片

由于无牙齿支撑,乐乐呈现面中部塌陷“瘪嘴”状态。

他的面容也令家长忧心:由于缺乏牙齿支撑,上唇内陷、面中部塌陷、下颌相对前突,呈现出与4岁年龄极不相符的“瘪嘴”状态。若忽略那张柔嫩光滑的皮肤,单看面部轮廓,几乎难以相信这是一个学龄前儿童。 

从出生起,乐乐的家庭就被医院告知,孩子患有少汗型外胚层发育不良(Hypohidrotic Ectodermal Dysplasia,HED)——一种由EDA基因突变引起的罕见遗传病,多见于男性,发病率仅为十万分之一。典型表现为先天性无牙或严重缺牙、汗腺功能低下、毛发稀疏。

随着乐乐进入幼儿园,社交敏感期悄然来临。他开始注意到自己与同伴的差异,同龄孩子嬉笑打闹时,他常常低头不语,连照镜子都变得抵触。乐乐的家人为此担心,“我们怕他长大后,没办法过上正常的生活”。 

颌骨如纸:比无牙更棘手的挑战    

对乐乐而言,最直接的挑战来自口腔结构本身。他不仅无法长出乳牙或恒牙,更因长期缺乏牙齿对颌骨的生理性刺激,导致上下颌骨发育严重不足。

图片

CBCT显示其颌骨发育严重不足。

CBCT显示,乳牙胚和恒牙胚缺如,其上下颌骨发育短小,牙槽骨厚度、高度严重不足,最薄处仅1~2毫米,“如纸一般菲薄”。

与临床常见因牙齿早失导致骨吸收的无牙颌老人不同,HED患儿的颌骨从未经历正常发育过程,骨量基础更为薄弱。这一结构缺陷,不仅使全口义齿固位极为困难,更意味着未来成年后可能不具备接受种植牙手术的解剖条件

“孩子天生没有牙齿,颌骨就得不到刺激,根本无法正常发育”,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口腔医院(坪山)种植修复科主任医师李迎春有着丰富的修复经验,在40年的从医生涯中也仅接诊过数例HED患儿,她坦言,这不仅是缺牙的问题,更造成整个口腔支持系统的先天缺失,对孩子的面容、咀嚼、发音、心理健康等方面均造成严重影响,一定要尽早解决。

义齿如舟:在脆弱颌骨上重建功能

面对这一罕见而复杂的病例,种植修复科团队经过讨论,决定为乐乐制定数字化全口活动义齿修复方案,以恢复其基本咀嚼、发音及面部支撑功能。然而,为4岁儿童实施全口义齿修复,技术难度远超成人。

其一,配合难。传统取模方式易引发呛咳或恐惧,团队采用全口数字化口内扫描技术,在数分钟内完成无创、高精度的口腔三维建模,减轻了不适感。

其二,固位难。菲薄的牙槽嵴难以提供义齿固位力,医生需在有限空间内精准设计义齿基托形态,利用软组织封闭与边缘延展实现最大吸附力,同时避免压迫脆弱骨组织。

其三,咬合难。乐乐从未拥有天然牙列,无咬合记忆,咬合关系需从零构建。医生必须依据儿童颌骨生长规律、面部比例及未来发育趋势,科学设定垂直距离与颌位关系,既要满足当前功能,又不能干扰颌骨正常生长。 

图片

乐乐顺利完成全口义齿修复。

虽然年龄小,但乐乐非常懂事,在医生、技师、护士等多方紧密协作下,顺利完成了从初诊评估、数字化设计、试戴调整到最终佩戴的全过程。

在试戴过程中,义齿的颜色匹配、边缘圆钝度等细节,均需兼顾儿童心理接受度。李迎春医生说,“我们希望他戴上后,能自然地笑,而不是觉得这是假的”。

十年长跑:修复不止于“戴上义齿”

一个月前,乐乐戴上了人生第一副义齿。坐在牙椅上,他第一次用牙齿啃了一小块饼干,对着医生护士咧嘴笑了。

图片

乐乐在戴牙后开心地比“耶”。

但医生和家长都清楚:这并非终点,而是一个长达十余年的系统性重建的起点。

李迎春表示,希望在新牙齿的不断刺激下,乐乐的颌骨能够持续发育,需家长定期带他来复诊随访,根据孩子的颅颌面发育情况进行调改或更换新的义齿,以匹配不断变化的颌骨形态和口腔结构。

为此,医疗团队已为乐乐建立长期随访档案,动态监测颌骨发育、义齿适配度及生活质量。

图片

戴上义齿后,乐乐吃起了小饼干。

至于未来能否接受种植修复,目前仍是未知数。“种植需要足够的骨高度、宽度和密度,”李迎春坦言,“要看他成年时的颌骨条件,有可能仍需依赖活动义齿。”

临床研究显示,对于早期缺失牙,尽快佩戴具有适当功能负荷的义齿进行修复,可通过生理性刺激减缓骨吸收,甚至在局部诱导有限骨改建。然而,目前尚无针对HED患儿的高质量研究证实这一效应。“我们无法承诺结果,”李迎春说,“但我们可以承诺,尽最大努力为他做好每一步治疗。”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谢萌 通讯员:张珮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