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清晨5时许,惠州市惠东县吉隆镇众亿鞋厂房发生火灾,大火烧了约3个小时才被扑灭,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据惠州消防通报,起火原因为厂房内一处电气线路故障引起并蔓延成灾。
失火现场
该起火灾发生后,当地网媒第一时间发布了视频及火灾情况。10月24日凌晨5时许,位于吉隆镇人民路华达花园北侧150米处的众亿鞋业厂房失火,现场浓烟滚滚,火光冲天,消防部门及时赶到并将火扑灭。
监控视频显示,起火原因为厂房内一处电气线路故障引起并蔓延成灾。
事发后,南都N视频记者向当地消防部门了解情况,因失火原因尚未查明,对方婉拒了记者的采访。10月26日,惠州消防发布了该起火灾的具体情况,据介绍,该起火灾发生于10月24日5时41分许,消防迅速到场处置,直至8时许现场明火被扑灭,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监控视频显示,起火原因为厂房内一处电气线路故障引起并蔓延成灾。
警示教育
事故处置完毕后,惠东大队联合吉隆镇政府迅速将宣传教育“课堂”前移至事故现场,组织吉隆、黄埠两镇分管领导、应急办工作人员及200余名企业负责人开展“以案为鉴”现场警示教育。
现场警示,直面六大“顽疾”
消防监督人员在现场结合此次火灾和日常检查情况,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鞋类生产企业在消防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风险点:
1、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悬空”:企业负责人成“甩手掌柜”,部分企业负责人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将“安全生产”挂在嘴边却不落实到行动:未建立有效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日常防火检查、巡查流于形式,对电线老化、物料堆积等火灾隐患视而不见、久拖不改,最终埋下祸根。
2、防火分隔“形同虚设”:小火秒变“大火”的“加速器”
虽按要求设置封闭楼梯间,但防火门未保持常闭,建筑之间防火分隔不到位,相对窗口处未设置防火墙——一旦起火,火焰和浓烟会通过这些“漏洞”快速扩散,导致火灾发生时无法有效阻隔火势和浓烟,成为“小火”酿成“大火”的加速通道,严重阻碍人员疏散和火灾扑救。
3、易燃物料“野蛮堆放”:车间秒变“火药库”
鞋类生产原料(皮革、橡胶、胶粘剂等)均为易燃可燃物品,但部分企业原料仓库内物料堆放杂乱,未分类、分垛存放,垛距、墙距、灯距不足,甚至将物料堆放在电气设备附近,使得车间犹如“火药库”,风险一触即发,稍有火星就可能引发“燎原大火”。
4、消防设施“瘫痪”:火场救援“无武器可用”
检查发现,该鞋厂室内消火栓全未发挥作用,市政消火栓加压速度慢,部分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损坏——这些本应是“生命防线”的消防设施,因维护不到位沦为“摆设”,火灾发生时无法为扑救和逃生提供任何支持。
5、消防通道“变身”储物间:堵塞的是通道,阻断了人员的“生路”
车间内部消防通道被货物、设备堵塞,宽度不足1.2米,严重影响火灾扑救和人员疏散。消防部门提醒:消防通道就是生命通道,任何时候都不得占用、堵塞、封闭!
6、员工消防技能“缺失”:初起火灾“眼睁睁看着火势扩大”
部分企业员工未经必要的消防安全培训,不掌握基本的防火、灭火和逃生知识,报警不迅速、初起火灾处置能力差——火灾发生时,若员工能第一时间利用灭火器扑救初起火灾,或快速引导人员疏散,可大幅降低火灾损失。
明确要求,压实“第一责任”
针对以上问题,消防部门在警示会上向所有企业负责人发出强烈呼吁,要求必须坚决扛起消防安全“第一责任”,并立即采取行动:必须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落实,定期开展防火检查巡查,对隐患“零容忍”;必须确保防火分隔有效、消防通道畅通、易燃物料规范管理;必须定期维护保养消防设施器材,确保其完好有效;必须加强员工消防安全培训,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全员消防演练,确保员工熟练掌握“会报警、会灭火、会逃生”的基本技能。
注:图片源自惠州消防
采写/摄影 南都记者 郭秋成 田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