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甄氏杂病流派学术传承提升班在东莞举办

南都N视频APP · 健闻
原创2025-10-27 15:42

10月25日,国家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岭南甄氏杂病流派学术传承与张忠德‘平调五脏’临床实践提升班”在东莞举行。本次培训由广东省中医院主办、东莞市中医院承办,吸引全国400余名中医药临床骨干参与。

广东省中医药局副局长刘涛在开班仪式上指出,岭南甄氏杂病流派百年积淀与张忠德教授“平调五脏”理论的结合,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具体实践,为应对老龄化与慢性病高发带来的临床挑战提供了清晰的“中医路径”。

广东省中医院党委书记史俏蓉指出,广东省中医院多年来坚持跨地区师承带教,已培养千余名学术骨干。她希望以本次提升班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岭南中医药经验走向全国,服务更广大群众。

本次培训聚焦临床实用技能,设置三大教学模块:系统梳理甄氏流派学术思想;讲授“温阳解毒”“脉证求本”等特色疗法;适宜技术培训涵盖平衡针、雷火灸等基层常用中医技术。

在拜师仪式环节,全国名中医张忠德教授、岐黄学者杨志敏教授、广东省名中医邹旭教授作为流派代表性传承人,现场收徒传艺,延续中医师承传统。

3200x2133_68ff16cd287dd.jpg?X-Amz-Conten

3200x2133_68ff16cd4b93a.jpg?X-Amz-Conten

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表示,此次培训旨在培养“能看病、能传承、能实干”的中医骨干,让他们带着流派经验与“平调五脏”的临床思维,扎实地应用到社区和乡村,助力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

东莞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王旭深透露,东莞将建立“岭南甄氏杂病流派东莞传承基地”,推动名医经验在基层落地生根。学员们表示,将把所学应用于社区慢病管理、流感防治、呼吸康复等场景,让中医药更好服务群众。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杨丽云 通讯员 王军飞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