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N”体系疏流!今年国庆中山接待游客逾389万人次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中山
原创2025-10-27 17:03

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叠加,中山市1日至8日累计接待游客389.28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3.89%;实现旅游收入22.5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32%。中山市以“香山古城、大涌红博城、中山影视城”三大核心片区为引擎,联动全市各镇街特色资源,构建了主题鲜明、层次丰富的“3+N”文旅活动体系,推出一系列精彩活动,带动全域旅游多点开花。这份亮眼成绩单背后,是中山市依托“百千万工程”,将资源盘活、让城乡联动、促产城融合,最终引爆的这场全域性的文旅热潮。

图片

烟火古巷

老字号与潮玩在百年老街共舞

美食文化周、音乐会轮番上演

夜幕降临,孙文西路步行街霓虹初上,骑楼彩绘与南洋花窗交相辉映。石岐乳鸽、崖口云吞、菠萝包的香气交织在空气里,游客化身古代角色穿梭于百年骑楼之间,深度领略香山文化韵味。

9月28日,经过500多天超常规手段、超常规力度推进,精心保护与活化的孙文西路步行街改造提升工程正式完工,并正式对公众开放。作为广东唯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孙文西路以融合历史韵味与时代活力的崭新姿态正式向公众全面开放,民国灯影花、福寿堂雕花门楣等一批珍贵历史印记“重现天日”。

图片

开街当天,一批独具特色的新业态同步亮相:再现街区昔日景象的孙奇珍茶楼、金城饭店、思豪大酒店等历史知名品牌,充满本土风情的崖口煲仔饭、石岐乳鸽等老字号,汇聚中山非遗文创的非遗传承馆,极具年轻与潮流属性的潮玩文创和咖啡茶饮……同时,位于中山百货内的“中山名优工业产品展销中心”也同步亮相,汇聚了全市各镇街的优质工业产品,形成一个集中展示的“城市会客厅”。

硬件焕新只是序章,要让这条百年老街真正“活”起来,必须把动态、鲜活的文化注进每一块砖、每一道廊、每一栋楼。南都记者了解到,从9月28日起至国庆中秋假期,一系列文旅活动在孙文西路步行街及周边区域轮番上演,包括“香山文脉 百年焕新”国庆中秋美食文化周、“香山奇遇记”互动打卡、非遗巡游以及“月上烟墩”音乐会等。焕新场景、多元业态引得市民游客纷纷驻足,切身感受改造后的文化魅力与商业活力。

相较于改造提升前,孙文西路步行街的“中山味”厚重了许多,在随后的国庆中秋长假,承载中山百年商贸记忆的孙文西路步行街,用满街鲜活的烟火气,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文旅答卷:假期前6天接待游客超60万人次,部分新业态商家日营收直破4万元。

 

音乐之声

兴中广场流行音乐周、文化周“免票入场”

湾区唱将与葡语歌舞构成“迷你世博会”

今年“十一”黄金周,音乐元素成为中山文旅活动的核心引擎,数量与玩法均创历史新高。

2025粤港澳大湾区(中山)流行音乐周与第十七届中国-葡语国家文化周在兴中广场盛大举行,1个展览、5场音乐会全部“免票入场”,一边是粤港澳大湾区实力唱将的激情音浪,另一边是来自安哥拉、巴西等9个葡语国家的原生态歌舞表演,使兴中广场变身“迷你世博会”,引发全场大合唱,手机灯光汇成星海。

图片

香山剧场推出话剧《中山先生》精彩演出,并有红歌、港乐、民乐等专场音乐演出和国庆快闪活动。从“中国红·正青春”到“音乐新维度:声之形”到“经典回响”音乐会,大湾区知名音乐人及乐队轮番登场,现场气氛屡屡沸腾,成功将湾区文化与世界风情引入中山市民的假日生活。

图片

“岐江奇妙夜”啤酒音乐汽车嘉年华汇集音乐秀场、港澳美食夜市、时尚车展等多元业态,配套打造的 “香山古埠”岐江河夜市通过灯光秀、乐队Live秀、街舞快闪等潮流元素,极大激活了夜间消费。港澳美食夜市上,葡挞、猪扒包香气四溢。粤港澳大湾区龙舟竞逐赛,16支龙舟队鼓桨竞逐,岸边加油声响彻天际;岐江公园的“醉龙舞月·情满中秋”古风游园会,以传统灯会、汉服巡游与非遗手作体验,为市民营造出沉浸式的中秋氛围,进一步丰富了文旅融合的夜间体验场景,让古老的岐江焕发出青春活力与时尚魅力。

音乐会引流只是第一步,如何将丰富文娱活动的情绪体验拉长为可循环的消费链,中山也作出了积极的尝试。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在石岐河畔举办“中山潮音嘉年华”,开启“票根经济”模式。游客凭音乐会票根可在覆盖全市的联盟商户中享受专属折扣,有效串联起“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消费,形成了“音乐好听,集市好买”的良性互动,成为文旅促消费的创新尝试。 

田园经济

曹边村办乡村街舞大赛和红色摇滚音乐会

美食嘉年华汇聚湾区11城“好味”

今年国庆中秋“超级黄金周”,中山把“百千万工程”写进田园,通过文旅融合促进乡村振兴,让美丽风景变成美丽经济,一首首田园诗在乡村大地上“活”了起来。

南朗街道左步村的稻田抖音直播音乐会和“秋日拾光集”摄影展、南区街道曹边村举办的“曹边夜宴”之中秋晚宴游园会、首届乡村街舞大赛和红色摇滚音乐会、五桂山街道桂南村的“惠游绿谷”消费券活动、翠亨新区的月满深中“烩”聚湾区露营创业集市等,将田园风光、民俗文化与现代艺术、潮流活动有机结合,成为市民游客乡村旅游的热门选择,生动展现了“百千万工程”下的乡村新貌和活力。

市人社部门联手五桂山街道举办“飨遇湾区·味道乡韵”粤菜师傅美食嘉年华,汇聚湾区11城“好味”、田园美学场景、星空音乐会,好吃好玩好逛不停步。各乡村旅游点深入挖掘本土文化特色,开发差异化假日旅游产品,有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图片

此外,非遗活态、月光经济、体育流量三线齐发,让中山八天假期全域沸腾。三角麒麟舞、坦洲咸水歌、黄圃腊味、小榄脆鲩菊花宴等,让游客“为一道菜,赴一座城”;东区三溪村的中秋庙会、板芙镇的陶艺美学派对等,将乡村秒变潮玩秀场;千架无人机在深中通道上空拼出桂山岐水、地道美食等系列标志性元素,迅速刷屏朋友圈;“镇超”足球联赛鸣哨,以“体育+文旅”的方式打造假日消费热点。

 

微评

布局“3+N”棋盘 解游客分流难题


去年十一假期是深中通道开通后的首个小长假,大量外市游客的到访,令中山不少景区、食肆“超负荷”运转。泼天流量之下,分流游客、提升体验感成为中山文旅亟须破解的难题之一。


今年“双节”,中山以香山古城、红博城、影视城三大“流量泵站”分流游客,再让N个镇街“小而美”的活动层层消化,用“3+N”棋盘,解决景区“人从众”、食肆“一桌难求”的窘况。八天假期“进账”22.51亿元,较2024年同期19.69亿元,增长14.32%,这一数据略高于客流的增幅,这也显示了“客单价”的提升。今年十一中秋假期,中山市文广旅局还在文旅促消费方面作出了创新尝试,以音乐会票根撬动全链条消费,让文化流量真正沉淀为商业留量。

统筹:唐建丰 董淑云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刘贤沛 吴进

编辑:董淑云 实习生 殷北辰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