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8公里!这项赛事要把港珠澳大桥“骑”两遍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政务
原创2025-11-01 08:46

一赛跨三地的历史性瞬间,就要来了。

近日,“十五运看广东”主题采访来到珠海,南都N视频记者随团走进港珠澳大桥蓝海豚人工岛,这里也是本届全运会自行车(公路)赛男子个人赛的途经点、补给点。

图片

在蓝海豚人工岛上,珠海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闵云童接受媒体采访。南都N视频记者 梁炜培 摄

“十五运会自行车(公路)赛男子个人赛是十五运会唯一联结粤港澳三地的标志性跨境赛事。”10月中旬的新闻发布会上,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珠海赛区执委会副主任、珠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黄振球介绍,这一最具创新性的赛事,开创了全运会跨境办赛的全新模式,比赛路线以港珠澳大桥为纽带,预计总共有23支队伍及2名个人运动员,共104名运动员参赛。

据了解,将于11月7日至11月9日举行的十五运会自行车(公路)赛,设有男子个人计时赛、女子个人计时赛、男子个人赛和女子个人赛等4个小项。其中,于11月8日举行的男子个人赛将首次串联粤港澳三地,成为全运会历史上首个跨境自行车赛事。

值得注意的是,从珠海博物馆出发,先后穿越澳门大桥、港珠澳大桥,最后再从香港迪士尼乐园折返,全程231.8公里的自行车(公路)赛男子个人赛,将两次经过港珠澳大桥。

图片

本届全运会自行车(公路)赛男子个人赛的比赛路线。南都N视频记者 梁炜培 摄

“这里就是我们这次赛事的途径点和补给点。”在蓝海豚人工岛上,珠海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闵云童向南都N视频记者介绍,本次赛事将途经众多粤港澳三地重要地标,为观众提供独特的观赛体验。此外,闵云童表示,珠海也将借助举办十五运会赛事的契机,依托优质文旅资源,激发当地“体育+文旅”的发展新动能。

除了独特的历史意义外,本次赛事的科技感也值得关注——本次赛事将首次启用跨境无感通关系统,保障运动员和工作人员在粤港澳三地间实现“零接触”快速通关。

如何实现无感通关?闵云童向记者介绍,跨境无感通关系统采用了北斗定位、无人机、射频识别、视频识别、无线传感和AI算法等技术。“参赛选手在经过口岸时无需停车,骑行通过时,系统就会自动完成身份核验。”

据了解,该系统通过覆盖赛前、赛中、赛后的重要环节和节点,构建起了全流程的智慧通关管理体系——赛前,通关人员及车辆首先要在指定区域内完成人脸、指纹和RFID射频核验,确认身份;赛中,通关信息和人员定位信息会实时传输到赛事指挥部,实现动态监控;赛后,选手在指定区域完成身份核验,配合边检及海关部门进行核销工作。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朱唯信

摄影:南都N视频记者 梁炜培

出品:南都政务新闻部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专题: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