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跳、翻转、入水,记分牌定格在333.12分……十五运跳水比赛女子双人3米跳板决赛现场,广东队陈艺文/林珊凭借稳定发挥,斩获冠军。至此,陈艺文完成了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亚运会、全运会的单人、双人女子3米板冠军“大满贯”。
自2021年主攻女子3米跳板后,这位1999年出生的女孩便在该项目上频频摘冠。去年巴黎奥运,她首次参加奥运会就成为“双冠王”,也因此获得更广泛关注。
陈艺文在十五运完成了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亚运会、全运会的单人、双人女子3米板冠军“大满贯”。新华社供图
陈艺文的跳水生涯起步不算早,2008年进入中山市跳水队,两年后被输送到广东省跳水队,此次代表广东出战十五运会,最终不负众望,收获两金一铜。
十五运跳水比赛全部结束后,陈艺文线上接受南都记者专访,刚回到中山家里的她,在镜头前带着些松弛感。她用“没有遗憾”总结这次全运会,但认为个人单项比赛还可做到更好。她直面巴黎奥运后的心态变化,说“要慢慢调整,得找回以前更享受比赛的自己”。
携手新搭档,不断抠细节
三个多月前,陈艺文以三枚金牌的优异成绩,结束了在新加坡的世界游泳锦标赛之旅。调休十余天后,她回到广东省二沙体育训练中心,投入十五运备战。“当时整个队伍已处于备战高潮,我还要度过一段恢复期。因此我的整个备战时间比较短,只有两个月,”陈艺文介绍。
早操时间主要练力量和体能,每天都做水上和陆上专项训练。下训后,再去治疗和放松。这是陈艺文备战全运的训练生活。她说,训练是枯燥的,但不觉得难熬,“在二沙都是和一群一起长大的朋友训练”。
对于陈艺文而言,今年最大的考验莫过于短期内较为频繁地换搭档。此前与陈艺文搭档默契的昌雅妮因伤缺席世锦赛,陈艺文与陈佳组成新搭档。而在十五运会,陈艺文再换搭档,携手同为中山籍的选手林珊。
“今年换了三个搭档,给我个人节奏上的挑战会稍微大一点”,但陈艺文坦言,与林珊从小在一起训练,对彼此的风格比较熟悉,两人在磨合上没有太大问题。只是在配合对方的同时,依然要把个人技术发挥到最好,这方面需要多花心思,“我恢复得比别人晚些,林珊也会陪着我一起调整”。
陈艺文和林珊在十五运3米板双人比赛中搭档。南都记者黎湛均 摄
尽管有考验,但陈艺文仍能在今年多个赛场中表现稳定,在女子双人3米板上延续统治优势。此次全运会,跳水名将、中国首位跳板项目奥运冠军高敏,还称赞陈艺文对弯腿、勾脚尖细节等进行了改进,这对于已达顶尖水平的运动员来说并非易事。
对此,陈艺文透露,动作细节一直是自己的技术弱点,多年来都在持续改进。现阶段,她的跳水动作大框架已经固定,自己训练每天要做的就是反复练习、巩固技术。为此,她会和教练一起回看训练和比赛视频,一次一次精修动作。
从零开始,找回冲劲
两金一铜,陈艺文收获了和上届全运会相同的奖项。不同的是,在斩获奥运金牌后,陈艺文成为了“带团队的人”,媒体称她为本次广东跳水女队的领衔者。角色转变,意味着她要承担更重的责任。
十五运会前,陈艺文就曾公开袒露核心目标是力保广东跳水队女团夺金。事实证明,她兑现了自己的诺言。11月2日十五运跳水女团比赛,陈艺文一人独得双人3米板和单人3米板两个第一,强势助力广东女团夺冠。五天后的女双3米板决赛中,陈艺文和林珊又顺利夺冠。而在单人3米板决赛拿到铜牌后,陈艺文回应,看到林珊的第四跳后,就基本确定金牌可以留在广东队,“我也松了口气”。
十五运赛场上的陈艺文。图片来自陈艺文微博
十五运在“家门口作战”,陈艺文说,自己有一定压力,但也并非孤军奋战,广东队凝聚力强,跳水女团夺冠的关键不是个人,而是团队的力量。她说,也不想让队里其他伙伴失望。团体和双人比赛,她会给自己压力,推动自己发挥得更好。但对于单项比赛,她坦言,“内驱力就会差一些”。她提到,赛前的心态多少影响了自己在单项上的发挥,结果也是预料之内。
十五运被陈艺文称为翻越“另一座山”。图片来自陈艺文微博
“目标感没有那么明确”,这句话被她在十五运跳水女子单人3米板决赛后多次提及。她向南都坦诚剖析,“此前,奥运金牌的目标非常大,就像一座很高的山,当你终于翻过去后,再想翻另一座山时,你就会有顾虑。因为你知道会经历什么,再一次(翻越)可能会比第一次更痛苦。并且当你已经取得翻过一座山的成就,你可能会失去一心只想往上爬的冲劲”。
陈艺文笑言,下了领奖台从零开始,就是对待一切比赛的心态。但做肯定比说要难,她还需要时间去调整,希望找回以前那个更享受比赛的自己,“可能也只有经历这些,我才能更有冲劲”。
希望冲刺洛杉矶奥运,“来了就干”
此次全运会,陈艺文的爸爸妈妈和姐姐手拉“陈艺文加油”的横幅,出现在她每一次的比赛现场。陈艺文说,备战期间,家人通常不太和她聊训练比赛的话题,而是会聊生活,比如问她环境习不习惯,吃住怎么样等。
妈妈和家人手拉“陈艺文加油”横幅,出现在陈艺文十五运每次比赛现场。
十五运跳水项目收官后的第三天,陈艺文回到中山的家里。在被问及有没有吃上妈妈做的大虾时,陈艺文笑说,“还没有,因为刚刚到家”。这一次,陈艺文的休假时间只有不到一周,她说,没有特别的旅行计划,只希望多陪陪家里人。
陈艺文十五运后的短暂休整后,也将前往北京冬训,为2026年跳水世界杯和亚运会做准备,并希望冲刺更遥远的洛杉矶奥运会和十六运会。
“大赛四年一届,看似很长,但分解到每个备战周期,你会发现时间过得很快,节奏非常紧凑。从明年亚运会后的冬训开始,我们就要备战洛杉矶奥运选拔。选拔结束,紧接着就是冲刺奥运的最后一个冬训。”在陈艺文看来,不同备战周期“无缝衔接”已是常态。
但在高强度的备赛比赛中,陈艺文还解锁了“新身份”。今年,她拿到华南理工大学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并于9月入读。她透露,研究生的必修和选修课都与体育强相关,也想有机会可以跟其他运动员一样留校任教。只不过,由于入学时她正在备战全运会,还没能去正式上课。对于未来,如何在备赛、比赛和读研之间保持平衡,她坦言,自己不是一个喜欢做长远计划的人,但可以肯定的是,上课读研不会影响自己日常的训练计划,“不想太多,来了就干吧!”
监制:戎明昌 刘江涛
策划:王卫国
统筹:周昌和 李陵玻 潘劲松
执行统筹:胡群芳
本期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李竹 实习生 赖思恩
本期摄影/视频:南都N视频记者 黄薇(除署名外)
编辑:胡群芳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专题: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