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合纵文化集团公益基金会秘书长蒋智:我对几个孩子的印象很深刻。第一个女孩紧张的身体与声音都在发抖。这次参加海选的孩子中很多都是这样,都偏内向、胆怯。对唱《酒干倘卖无》的小女孩印象很深,音准、音质都很好。此外,明显的往年的老学员、音色、音准、舞台表现分数都很高,他们更自信,更愿意表达。这说明了留唱团这种活动给孩子们播种了音乐的希望。评委所说的唱《酒干倘卖无》的女孩,就是9岁的王欣燕,她在学校也是个文艺积极分子,在全校同学面前有过好几次表演经验,《酒干倘卖无》这首歌就是自己跟着电视学的,闽南语歌词她也唱的有模有样。
青年女高音歌唱家、深圳歌唱艺术中心艺术总监 张蓓:有些孩子在唱歌的时候不是很自信,低着头,却又不敢表达。看到他们这种缺爱感觉我心里很酸。有些孩子其实很有才华,如果让在城市之中能培训一段时间肯定是会很好的。但是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孩子们需要多一些陪伴,如果多些陪伴,他们会更自信,歌曲的表达力量也会更好。
有的孩子顺利参加海选,有的人却可能遗憾地错过了……
去年的留唱团,大家一定对来自韶关的陈湘仪和陈俊成姐弟俩印象深刻:姐弟形影不离,一起来,一起练习,一起回家。感受到去年参加留唱团所带来的快乐和进步,今年,陈先生照例给一双儿女报了名。但没想到,这时他的工作没了——他本在华强北一家通讯市场当电工,是家里重要的收入来源,最近市场解散,这份收入没了,他只好回了韶关老家。“如果这次姐弟俩能够参加留唱团,还得解决住的问题。”昨日,陈先生在电话诉苦说。 住宾馆花费不菲,租房子经济窘迫,如何是好?其实,去年陈家也有这个难题,但幸好遇上一位好心深圳女市民,给他们提供了临时住处,让他们一家四口渡过愉快的暑假。
9岁半的王欣燕来自湖北老河口。她刚刚来到深圳,坐了一天一夜的车,下车后就直接奔赴海选现场。
这么奔波感觉累吗?王欣燕说自己一点也不累,因为唱歌是自己喜欢的事,她希望能得到入选留唱团的机会,如果有机会,自己一定会好好培训,跟老师学唱歌,争取当领唱。王欣燕是第一次参加留唱团海选,却有着特别淡定的舞台表现力。一首《酒干倘卖无》下来,她说自己一点也不紧张。原来,她在学校也是个文艺积极分子,平时喜欢音乐、舞蹈,在全校同学面前有过好几次表演经验。即使父母不在身边,她也常常自己在家听歌、学舞蹈。
15岁的王燕波是留唱团的老成员了,已经参加过三次留唱团了。而她7岁的妹妹王湘虽然没有正式入选过留唱团,可是每次都会跟姐姐一起排练,一次都不落下。今年,姐姐带着妹妹一起来到了海选现场,但害羞的妹妹还是没有做好准备,任凭家人劝说了好久,就是不肯进海选教室。
“跟她姐姐当时一样的。”姐妹俩的妈妈说。王燕波和王湘来自四川武胜,由于长期和父母分隔两地,姐妹俩也形成了比较内向文静的性格。据他们的妈妈介绍,不只是妹妹,姐姐小时候也是一样,“遇到生人会害羞,不肯打招呼。”2013年,姐妹俩来到深圳过暑假,妈妈看到留唱团的招募,给姐姐报了名。此后,姐姐连续三年暑假都参加了留唱团,从不敢在陌生人面前唱歌,变成想唱就唱。
不过,这次妹妹王湘到最后还是不肯进入海选教室,手里紧紧的揪着衣服。“如果孩子在我们身边长大,可能会变得开朗自信些。”妈妈叹了口气,不过她打算回家继续鼓励王湘来参加海选,“如果她同意了,我们明天就再过来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