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2500名电诈嫌疑人被刑拘!快侦快破公安部线索260多条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即时
原创2019-09-12 09:13

123.jpg

9月11日,南都记者从广州市公安局了解到,2019以来,全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占全市刑事案件的比例达34.2%,其中天河区占比已超过50%。作为以电信、互联网等为媒介的非接触性犯罪,电信网络诈骗造成的市民财物损失十分巨大。据统计,仅广州市发案金额,2015年为5.3亿元,2016年为4.2亿元,2017年为3.2亿元,2018年更是高达8.8亿元,个案诈骗最大金额达3146万元。

今年以来,广州市公安机关刑事拘留电信诈骗嫌疑人2500多名,8个月时间便已超过2017全年和2018全年的刑事拘留嫌疑人数量,打击力度明显提升。而逮捕电诈嫌疑人更是同比2017年、2018年分别增长106%和43.2%。

pic_511920

电信网络诈骗团伙用于群发诈骗短信的“猫池”、银行卡、上网卡等涉案物品。

打击电诈犯罪“以快制胜”,500余名电诈嫌疑人落网

电诈犯罪团伙的特点是“立足一点骗全国”,只有将打击矛头对准本地平台类、冒充“客服”类突出诈骗犯罪,才能大幅压减电诈警情,避免成为诈骗团伙藏身的“洼地”。

从今年3月份开始,广州警方推行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快打快侦快破”的“以快制胜”打击工作新机制。这是一种打击的全新思维全新路径,简单来说,就是由上级公安机关精准推送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线索到广州警方打击部门。打击部门接到线索后,马上跟着落实,分门别类,进行研判分析,作出有针对性的安排部署,将任务下达到相关分局专业队,迅速行动,找出窝点,端掉窝点。

“上午发现的,下午就可以落地打击,基本上,当天的线索不过夜。”刑警支队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广州公安机关落实“快打快侦快破”工作机制,已破获公安部平台线索260多条,抓获500多名犯罪嫌疑人,捣毁180多个诈骗窝点,缴获手机、电脑、银行卡等涉案物品一大批。全国涉广州的电诈线索也大幅下降,8月份以来日均推送线索比最高峰时大幅下降91.2%。

冻结2.1万个涉案银行账号,返还资金1877 万元

8月28日至9月3日,广州警方刑警支队牵头有关警种和各区分局掀起为期一周的打击GOIP窝点专项行动,对隐藏在我市利用网络设备发布诈骗短信的窝点进行专项打击。行动期间,共捣毁藏匿在我市实施电信诈骗犯罪的窝点28个,缴获网络设备74台,抓获犯罪嫌疑人30名。

8月28日上午,专项行动收网全面铺开。9时许,海珠警方在聚德路捣毁一个诈骗窝点,抓获设备持有人梁某(男,32岁,广东怀集人),缴获6台插满电话卡、正在工作的网络设备。10时许,警方再在琶洲捣毁第二个窝点,缴获网络设备4台,抓获设备持有人莫某建(男,40岁,广州人,公司法人)。目前,相关案件正在进一步审查中。

今年6月25日,事主郑某向天河区公安分局报案,称被一女子通过假扮“白富美”网络交友骗取信任,该女子向事主介绍自己大伯为美国华尔街金融分析师,可以获取内幕消息。事主6月11日被该女子以在证券市场购买新三板股权为由,诈骗300万元。

接报这一典型“杀猪盘”式诈骗,天河警方高度重视,在市公安局支持下,专案组从资金流、信息流两方面入手,组织警力多次出差北京、上海、南京等地调查取证深挖。经侦查,锁定一个以网络交友物色对象、骗取事主高价购买新三板股权的诈骗团伙。该团伙以江苏省南京、常州市为主要据点,活动频繁。

8月20日上午,在江苏省南京、常州当地警方的大力协助下,南京抓捕组首先抓捕蒋某(男,29岁,安徽人)等4名团伙头目,随即在南京市雨花区打掉以昊×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为掩护的诈骗窝点,现场控制涉案人员52人;常州抓捕组在常州市新北区抓获另一重要犯罪嫌疑人成某(男,28岁,安徽人)。行动中共冻结涉案资金265万元,扣押诈骗用手机157部、计算机主机及手提电脑53部,宾利小轿车一辆,话术本等资料一批。经审查,蒋某、成某等38名嫌疑人被刑事拘留,该案在进一步审查取证中。

据统计,2019 年上半年,广州市反诈中心受理涉电信网络诈骗报警、举报、咨询、求助4.9万个,会同全市基层公安机关共冻结2.1万个涉案银行账号、7000多个第三方支付账号,冻结涉案金额3.82 亿元,成功办理涉案资金原路返还458笔,返还资金1877 万元。

警方再次提醒,随着各类网上活动日益频繁,特别是网络购物、网络贷款、网络转账、网络交友等参与者主要人群为年轻人,在以往的被骗重点对象老年人减少的同时,出现了“年轻人更好骗”的新特点。比如近期冒出来的“金融高管暖男”“美女服装设计师”等等,就是继冒充“公检法”、冒充亲友等传统诈骗手法之后,新出现的以“培养感情”为陷阱、诈骗社会经验不足的人士巨额钱财的新骗局,这类以“网络交友”为幌子,“养熟了再杀”的“杀猪盘”式诈骗,让市民因为“相信感情”而更容易受骗上当。

成功劝阻5万市民,挽回市民经济损失14.28亿元

电信网络诈骗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犯罪行为,犯罪分子要实现诈骗钱财的目的,必须是在事主的配合下完成的。因此,通过加强防范宣传,电信网络诈骗是可防的。为此,广州警方通过“警企合作”“警银合作”“警校合作”等多种方式,深入派出所辖区的社区、学校、写字楼、居民家中,针对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市民,有的放矢地进行入心入脑的防骗宣讲,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开展4000多场防诈骗宣传活动。

广州市反诈中心自2015 年4月成立来,通过直接劝市民汇款转账、协助拦截被骗资金,成功挽回市民经济损失14.28亿元。在尽全力拦截市民被骗资金的同时,广州市反诈中心还在努力从电话网络诈骗的“信息流”着手,从诈骗短信、诈骗电话、境外网络诈骗电话等多点切入,对电信网络诈骗电话开展多元分析预警,提前介入,综合开展技术拦截、劝阻抚慰工作。2019年以来,广州市反诈中心挖掘发现预警数据5.13万条,通过短信警示、电话劝阻、亲友协助、上门找人等方式,成功劝阻5万名潜在被骗市民,劝阻成功率达99%。

4 月30 日下午,广州市反诈中心获悉一名事主高度疑似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反诈中心值班员立即向事主手机发送防诈骗警示短信,同时拨打事主手机,发现已显示为空号。实际上是骗子诱导事主在手机上设置了“呼叫转移”,以规避反诈中心的电话劝阻及亲友联系提醒。情况紧急,反诈中心迅速研判、查询事主具体信息,并立即协调属地派出所派员上门,找人核实情况开展劝阻。在多方努力下,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事主。经了解,事主确实曾接到冒充“通管局”并帮其转接“XX 公安”的诈骗电话,对方告知其涉及案件需要配合调查,双方互加QQ 后对方发来虚假“通缉令”,并指引事主新开一张银行卡归集资金接受“资金审查”。事主向自己新开的银行卡内存入120 万元人民币,并向“XX 公安”提供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紧急关头,派出所民警及时找到事主,捅破骗局。此时,事主账户已被转走35 万元。反诈中心立即指引事主立即挂失自己的银行卡,因指引操作及时成功, 保住了银行卡内的85 万元资金。

5 月13 日16 时许, 广州市反诈中心获悉一位事主疑似遭遇电话诈骗,值班员小陈立即向事主手机发送防诈骗警示短信,同时拨打事主电话,发现一直占线。小陈查询到事主的关联信息后,联系上其丈夫告知情况,并请其设法联系上事主进行劝阻。17 时许,小陈再次与事主的丈夫取得联系,经反馈事主确实接到自称客服的诈骗电话,没有转账,但具体情况不清楚。此时,小陈意识到事主可能还未完全意识到自己已落入骗子圈套,便再次去电事主手机进行劝阻。当天21时许,事主主动拨打110 报警详细反映情况:曾接到冒充“淘宝客服”再转接“银行客服”的诈骗电话告知其因误绑定会员资格需办理取消绑定操作。对方指引事主查看支付宝账户和银行账户资金情况。事主当时一直相信对方,与骗子不断通话,后来反诈中心找到其丈夫打电话提醒,但自己仍有半信半疑,觉得电话那头的“客服”是退款给自己又没让自己转账,应该不是诈骗。幸好又再次接到反诈中心电话,向其详细说明冒充客服退款类诈骗手法套路后才幡然醒悟,及时保住了资金。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 刘珺雅 通讯员 张利华  岑柏瀚

编辑:张亚莉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粤警反诈·快打犯罪窝点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