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问“监测走神”头环:捐赠背后有何目的,安全未确认为何进课堂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即时
原创2019-11-02 12:28

近日,一款可监测学生上课是否走神的头环在浙江金华一小学投入使用,引发持续关注。据了解,这款头环名叫“Focus赋思头环”,来自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BrainCo)。因头环检测佩戴者脑电波并反馈专注力数据,被不少人称为“紧箍咒”。

10月31日,强脑科技连发声明,称赋思头环是训练学生提升专注力的仪器,并非用来监控学生的产品。11月1日,金华市金东区教育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该设备已在该小学暂停使用。这款头环谁在用?这批头环从哪里来?是否有助于教学?教育部门对此是否知情?南都记者梳理了大众关心的若干问题。

1920x1080_5dbaa7b6c2b68.jpg

1、这款头环谁在用?

浙江小学生戴头环上课,监测课堂专注度情况

近日,一款由BrainCo公司开发的脑机接口头环设备进入了浙江省金华市孝顺镇中心小学的课堂,引发了人们关于隐私和安全的质疑。据称,这个头环可以通过脑电波评判学生上课、写作业时是否集中了注意力,并给学生的集中注意力情况打分。分数会被同步给老师,而老师会把排名结果发到家长群中。

10月31日,BrainCo相关负责人告诉南都记者,其公司的赋思头环确实有在孝顺镇中心小学的课堂上使用。据负责人介绍称,赋思教育训练系统的核心是神经反馈训练,旨在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养成高效学习习惯。

公开报道显示,1月7日,BrainCo在 CES 2019(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上展示了赋思头环产品。据介绍,用户佩戴赋思头环之后,头环能够采集脑波信号,并把这些信号转化成注意力指数。用户在使用的时候连接 app,就能够看到自己的脑电波信号以及注意力指数的变化。

事实上,BrainCo的头环产品此前已在金华市部分学校进行了试点。金华市教育局官网报道显示,7月,义乌在中小学开展“智慧”头环使用实验,义乌市稠城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和义乌市宾王中学的学生进行了体验。在这篇文章的配图中,学生戴的头环上,印着“BrainCo”字样。

据BrainCo介绍,赋思头环投主要应用在教育领域当中,除了在学校试点外,已经和国内多家教育培训机构签约合作。此外,“目前赋思教育系统在国外的应用比国内还多,涵盖了15个国家的上千所学校。”

750x562_5dbaa88635d7e.jpg

除了专用于课堂教育的头环教育版之外,该公司也推出了家庭版头环。名为“BrainCo赋思脑机接口头环”的产品在网购平台有售,售价3499-3979元。商品评论显示,购买者多是希望提升孩子学习专注力的家长。

2、这批头环从哪里来?

“爱心投资人”回馈母校捐赠50

多份公开报道显示,孝顺镇中心小学所用的头环,并不是学生或者学校购买的,而是“爱心投资人”捐赠的。2018年12月,杭州嘉银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孔小仙向孝顺镇中心小学捐赠了50台赋思头环,并在中心小学建立了赋思教育学堂,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够进行体验。每个班级轮流体验,每班为期一个月。

微信图片_20191102121633.png

出席这个捐赠仪式的还有BrainCo创始人兼CEO韩璧丞。据了解,2015年,28岁的韩壁丞崭露头角,当时他从事脑科学研究已五年。孔小仙拜访韩璧丞,并成为天使投资人,此后又说服BrainCo落户杭州。

报道称,孔小仙是一位专注于高新科技领域的天使投资人。孝顺镇中心小学是孔小仙的母校,本次捐赠目的是回馈母校,帮助母校学生提升学习效率,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10月31日,杭州嘉银投资有限公司相关工作人员回应南都记者称,孔小仙目前正在出差,不方便接受采访。

3、头环功能的所谓依据是什么?

声称训练学生提升专注力,老师根据平均数据调整教学方案

此次争议中的头环,是赋思教育训练系统的一部分。据介绍,该系统由脑机接口头环和训练软件组成,利用神经反馈技术在课堂上提供专注力训练的解决方案。

针对质疑声,10月31日,BrainCo(强脑科技)在其官方微博上连发两条声明。声明称,赋思头环是训练学生提升专注力的仪器,并非用来监控学生的产品。

声明还提到,老师没法在课堂上看到每个学生的专注力数值,只能看到平均数值。老师根据班级平均专注力报告,实时调整教学方案。并且,赋思教育训练系统,没有将报告发给家长的功能。“团队绝对不会研发用于监视学生专注力的产品”。

据声明介绍,“强脑科技致力于探索人类大脑以及用脑机接口技术造福于人类,目前推出两款产品:一是用于教育领域,帮助学生提升专注力、提升学习效率的赋思头环,另一款是通过采集肌电信号实现‘意念’控制的智能假肢。”

“神经反馈训练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具有科学依据的脑训练方式,强脑科技开发的脑机接口相关产品已经推广到15个国家。”

4、教育部门对头环的应用是否知情?

已在全市范围叫停使用,将安排专项督查

据媒体报道,10月31日,金华市金东区教育局相关工作部门工人员回应称,“(孝顺镇中心小学)佩戴头环的事情我们知道,学校在试点使用前好像没有备案。”11月1日,上述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该设备已在该小学暂停使用。

同日,金华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证实,今年上半年,义乌市稠城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和义乌市宾王中学就“智能头环”开展过试点,因效果不如宣传的明显,已停止使用。

上述负责人表示,由于“智能头环”的性能和安全性还没有得到确认,可能存在一定隐患,已在全市范围内叫停使用。孝顺镇中心小学所用“智能头环”,涉嫌违反当地规定,将根据情况做出处理。此外,该负责人称,“下周将准备安排专项督查,对涉及学校进行现场情况确认。同时要求所有县市区,根据下发文件,抓好进校园活动的规范。”

另据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工作人员向南都记者介绍,目前,学校引进信息化教学设备需要经过的流程,与当地教育局的规定有关。“如果当地主管部门没有规定的话,那么学校或许可以自主引进。学校本身就是一个独立法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南都记者注意到,据杭州当地媒体4月的报道,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负责人表示,去年也有某公司找到相关部门,介绍类似头环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注意力的产品,但没有被通过。

5、头环是否有助于教学?使用边界在哪里?

学生暂未有不良反应 “AI+教育”相关规范制定亟待提速

有报道称,孝顺镇中心小学的一些师生对这个头环表示满意。有老师称,学生带上头环后有效提高了成绩;也有学生表示自己带上头环后上课可以认真听讲。但也有学生备受压力,称会被家长敦促提高注意力分数;还有学生说戴上头环会痛,感觉戴上之后感觉有个东西紧压在额头上。

750x359_5dbaa89fd29e4.jpg

据媒体报道,金华市金东区教育局工作人员回应称,孝顺镇中心小学使用头环一年来,学生没有任何不良反应,也没有收到任何家长有质疑的意见。学校反馈称可以调节课堂气氛,便于老师分析上课效果,上课效率有提高。对老师和学生都有帮助。

BrainCo相关负责人也告诉南都记者,产品对提高该学校的教学成绩有一定效果。学生一天之中带半个小时左右就可以,一周只需要训练一次。另据BrainCo公众号介绍,今年4月份,BrainCo联合北京市第五十六中的两个班级做了一个实验,BrainCo声称,在实验两个多月后,未使用赋思头环的班级产生了较大的平均分差。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家长和学生不反对”头环使用,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考虑到AI+教育的推广速度很快,各类“创新”令人目不暇接,相关的规范制定需要提速。

熊丙奇认为,一项教育技术用于课堂教学中,首先不能侵犯学生的合法权利,其次,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人格和身心健康发展。给学生戴监测学生上课是否走神的头环,收集数据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分析,涉嫌侵犯学生的隐私,影响学生人格发展。

熊丙奇称,在AI+教育,推进教育创新的名义下,在课堂教学和学校管理中引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学校越来越多,甚至不断升级。如果没有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加上资本力量的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学校中很可能被滥用。对此,有必要对学校使用人脸识别、“头环”等技术,做出明确的规范和限制。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 吴佳灵

编辑:张亚莉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在线教育合规研究
人工智能前沿话题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