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学位5万个、住院床位2500张!惠州2020年民生大礼包

南方都市报APP • 惠州大件事
原创2020-01-09 10:59

南都讯  学前教育学位增加2万个以上、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2.5万个、普通高中学位5000个以上;新增住院床位2500张;新建22片足球场地、实现“一县(区)一所老年大学”——改善民生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年惠州将继续送上丰富的民生“大礼包”。

   这次惠州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0年,惠州将更加注重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政府一般性支出压减10%,集中财力确保承诺的民生事项必须落到实处、一件一件办好。

  其中,在教育方面,惠州提出办人民满意教育。深入实施基础教育全程质量监测评价,增加各学段学位供给,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新增公办(含公办性质)幼儿园25所以上,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比80%,学前教育学位增加2万个以上;全市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40所,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2.5万个、普通高中学位5000个以上。继续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推动市技师学院纳入高等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探索与深圳合作建设综合教育基地。支持惠州学院建设大亚湾精细化工学院等特色产业学院,建成省市共建的科技产业大楼,鼓励高水平研发机构科研人员兼职任教,支持开办“全科师范班”。推动“科产教”融合发展,引进国内著名高校来惠州合作办高水平大学。

 在医疗方面,着力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建高地与强基层紧密结合,统筹基础建设和人才引进培养。支持市中心人民医院建设高水平医院,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医疗高地。推动市第二人民医院和复退军人医院共建共享,完成市第一人民医院扩建工程。狠抓基层医疗机构提标升级,建成7个县级公立医院并投入使用,完成3个县“第二人民医院”主体工程,全市新增住院床位2500张。 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市域内住院率提升到95%、县域内住院率提升到80%,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镇,就地就良医。  

 在稳就业方面,惠州将精准开展援企稳岗。今年将新增城镇就业6万人,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8000人以上。建成省市共建的惠州人力资源产业园,完善失业人员再就业机制,搭建供需对接平台,组织开展400场以上招聘活动。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全面落实“南粤家政”工程,开展家政服务培训6600人次,满足不同层次家政服务需求。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大力查处取缔用工“黑中介”。严厉整治恶意欠薪,切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发挥好工会桥梁纽带作用,有效预防和化解劳资纠纷。

  织牢底线民生保障网。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体制机制,推进社会保险全覆盖工作。低保、特困人员、孤儿基本生活及困难残疾人“两项补贴”保障水平不低于省的标准。完善社会救助政策,推动慈善事业发展,出实招帮助解决城镇“夹心层”群体困难。坚持“房住不炒”,全面落实因城施策,加大城市困难群众住房保障力度。

  健全长者乐享善为机制。建立长者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提升长者服务水平,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的养老服务体系。统筹落实养老服务设施用房、用地,推动住宅小区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惠州开放大学加挂老年大学牌子,加快建设惠城、龙门等老年大学,实现“一县(区)一所老年大学”,破解老年大学“一位难求”困局。搭建长者人才线上线下服务平台,建立长者人才服务窗口。继续支持开展“长者人才支医行动”和“银龄讲学”活动,让更多长者发挥专业特长,有所乐更有所为。

  在文化建设方面,惠州提出,以纪念惠州得名千年为契机,更好传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脉,擦亮“岭东雄郡”文化品牌,提高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品质内涵。开发省港大营救古驿道、高潭革命老区等红色文化资源,参与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建设。创作以“岭东雄郡”为主题的大型交响音乐史诗,推出一批群众欢迎的本土文艺精品。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办好市第六届运动会,举办“百镇千村”篮球赛等群众性体育活动。推行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做好公共空间体育休闲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新建22片足球场地、完成市中心区5个公园体育设施升级改造,构建“15分钟健身圈”,努力让群众文体生活就近方便、多姿多彩。

 采写:南都记者蔡雯

编辑:黄亚岚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