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医养结合的“均安样本”:社区卫生站改建成医养结合服务中心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佛山
原创2020-01-09 15:41

医院里不能养老,养老院里不方便就医,这样的矛盾如何破解?顺德探索出医养结合“均安样本”。1月8日下午,来自省市区的卫健部门一行人走进了均安镇南沙医养结合服务中心,了解均安在医养结合项目中的经验和做法。


盘活医疗资源:

社区卫生服务站改建成医养结合服务中心

近年来,佛山市老龄化的步伐不断加剧。以均安镇为例,目前该镇60岁及以上老人约1.7万人,其中南沙社区就有3350人。但在传统的养老模式上,医疗与养老两种资源之间的分隔,让养老服务并不完善。传统养老机构无法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由于医疗资源有限,医院又难以满足老人长期住院的需求,也难以兼顾住院老人的日常生活。为破解这个难题,顺德均安南沙率先探索医养结合的新路子。

2019年4月,在政府财政、自筹基金的支持下,均安将其改建为南沙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并正式启用。记者在现场看到,该服务中心一楼为服务站门诊医疗用房,设置全科诊室、中医诊室、家庭医生工作室、中医理疗室,康复治疗室、药房等。二楼配套26间套房,设置养老床位50张,配有供氧设备,床头呼叫铃、洗手间紧急呼叫铃及防滑装置等。

“50个床位已基本满床,还有6人在轮候入住中。”均安医院党委书记洪新田介绍称,依托完备的养老资源和服务,入住长者的家属更是频频点赞,并向中心全体医护人员送来了“精心照料、关怀备至”的致谢锦旗。

据了解,该中心利用原有的南沙社区卫生服务站闲置用地改建成。在经验介绍时,均安镇党委书记陈宇莹表示,这不仅盘活了闲置用房以及人力、医疗资源,实现了医疗服务及资源效能最大化,还通过专科医师团队的定期技术帮扶,医护人员的综合服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社区卫生服务站也从单纯的基本医疗、基本公卫服务向融合医疗、公卫、康复、养老服务功能转变,拓展了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新路子,提高了康养服务供给侧的数量和质量。

750x563_5e16d495b06a8.jpg

750x563_5e16d49f370f9.jpg

创新模式:

“三师共管”提供优质医疗资源

南都记者在南沙医养结合服务中心看到,长者们不仅能得到生活上的精心照顾,还有医护人员24小时在岗,给予长者们专业的康复、护理服务,并能随时满足长者的就医需求。据了解,依托均安医联体“三师共管”优质医疗资源,专科医师团队、护理团队、临床药师团队成为该中心的核心支持力量。

据介绍,该中心有来自均安医院这一综合二甲医院的驻站医务人员共20名。其中,医生9名,护士8名,康复技师1名,药师、检验师各1名。“中心核心力量来自医院的专科医师。根据医联体工作,医院的专科医师每周都会到各个基层卫生站点服务市民。一方面,解决上一周站点内全科医生难以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带教全科医生,提升全科医生服务水平。”洪新田表示,医院的专科医生资源,让市民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

该中心采取团队式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基本门诊医疗、家庭病床、基本公共卫生、家庭医生签约、康复护理等24小时综合连续、全方位的健康安居康养服务。另外,依托医联体,还开通双向转诊、急诊急救绿色通道,老人健康更有保障。

医生、护士、护工24小时“On Call”,费用却很“亲民”。据介绍,包括伙食费、床位费、护理费在内,该中心最高护理级别费用为3700元/月,初级为2700元/月。其中,对特困老人(如三无、五保老人)进行费用减免支持。相关的医疗费用,还能按照基本医疗和家庭病床进行医保支付。“该医养结合项目是由均安镇政府主导,村居联动,均安医联体建设及运营,定位公益性、普惠性,提供‘医养护’融合服务,安全可靠、质优价廉。”陈宇莹说。


扩大覆盖面:

将新增三家医养结合服务中心

据介绍,至2019年3月,顺德均安共设有顺德区颐养院及镇敬老院2间养老机构,床位共374张。对照国家2020年养老床位须达到40‰的总体规划,均安镇应设养老床位数600多张,目前缺口200多张。

为此,按照规划,均安将在2018-2020年三年内,建成南沙、天连、星槎、南浦等四个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增加医养结合床位共200张,与现有养老机构实行错位发展,全面覆盖全镇13个村居。

据透露,继去年4月的均安南沙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中心正式启用后,预计在今年3月,天连医养结合中心也将正式启用。另外,2020年底,均安南浦、星槎两间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将完成建设启用。“未来,医养结合服务中心会根据不同的需求提供特色化服务。”陈宇莹说。


采写、拍摄:南都记者 胡嘉仪

编辑:何惠文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