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王蒙文集(新版)》发布会在2020年北京图书订货会上举行。
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王蒙文集(新版)》收入王蒙1948年至2018年的主要作品,编为50卷(35种)。包括11部长篇小说,两部系列小说,六卷中短篇小说,三卷散文,一卷诗歌,一卷专栏文章,三卷文论、评论,五卷演讲、访谈,六卷《红楼梦》研读,七卷孔孟老庄研读,五卷自传、回忆录等。
新书发布会上,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裁,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潘凯雄表示,王蒙先生是一位现象级作家。现在说“现象”有很多,但是实际上要称为现象是有一些标准的,第一时间上要有一个长度,第二空间上要有足够的宽度。王蒙先生一生的创作,恰好这两个维度都有文章可写,有话可说。
“ 我的印象中,应该是2003年出的《王蒙文丛》23卷,2014年出的《王蒙文集》45卷,到2018年又增补5卷。也不知道还会再增补多少卷,反正50卷肯定打不住的。因为这两年他的小说写作,短篇、中篇又有新作频出,所以从时间上来说基本覆盖新中国70年的历程。”
“从空间上来说,王蒙先生的写作几乎覆盖了全文体,小说、长篇、中篇、短篇、微型,诗歌、散文、随笔、文艺评论,还有传统文化的研究,还有翻译,是全覆盖的。我自己也想了一下,在中国当代文学历史上,像王蒙先生这样一个长度和宽度的,不知道能不能叫绝无仅有,但是至少是凤毛麟角。”潘凯雄说。
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张炜将王蒙成为中国作家中写得最多,影响最大的作家。在新书发布会上,张炜感慨:“王蒙先生强大的生命力,他的作品,他的语言的强大生命力超过青年和壮年作家。好多人眩目甚至嫉妒,你看他滔滔不绝写了70年,他有一种内在的力量,他的诗写得也非常棒,他是中国的小说家里面写诗最早的也是最多的一个作家。他是我们的老大哥、好榜样,是推动中国文学非常重要的力量。”
《文艺报》总编辑,著名评论家梁鸿鹰梁鸿鹰则将王蒙称“巨匠”、“巅峰”式的人物。“我觉得他是大海,是高山,是草原,是江河,我们在他的作品当中享受的是思想的盛宴,哲学的盛宴,想象的飞扬,结构的经纬,现实的伟大,历史的深邃,人性的丰富和生活的崇高。”
他高度评价王蒙的创作:“王蒙作品当中蕴含着时间场合否定之否定的历史辩证法,更是对现实人生剧烈运动当中人的自我塑造和成就的描述。王蒙通过中国社会风云激荡,在中西文化激烈碰撞中观察人性,他的创作是充分个性化的,任何当代作家的创作都不能跟他相比。但是他绝非私人化的和个人化的,他从来都是与时代紧密联系在一起,他始终站立在时代前沿的最高处,站在历史的、人的、世界的高度去观察、判断和解释一切。他的天才式的俯瞰人生、胸有成竹、洞穿万物的能力是难以比拟的。他在中国社会历史的风云激荡中展示自己的才能,绘制中国人的精神图谱。”
在新书发布会上,85岁的作家王蒙出语幽默,气势豪壮。 他说:“我有一个坏的习惯,我一边写东西,一边发表东西,一边想,我不把责任编辑给累死才怪呢。我里面扯到的事太多,古今中外稀奇古怪,哲学、科学、天文、数学、新闻、政治、外语,包括我里面用到的俄语、英语、维吾尔语,责任编辑不让我给折腾死?但是(人文社编辑)杨柳同志给我的帮助太大了,所以我真心感谢。我想杨柳是我文学上的天使。”
王蒙坦言,自己在年轻的时候受过各种各样的挫折,后来年岁比较大了,到了耄耋之年,被一个出版社的小编改成“饕餮之年”。他说:“后来我想,又耄耋又饕餮,这真是我的精神。我写起小说来能饕餮,从年龄上看是耄耋的,咱们还要继续以耄耋加饕餮的精神压倒一切其他的声音,还要继续写作下去,还要当创作的劳动力。”
据悉,2019年国庆节前夕,王蒙获得“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他是新中国七十年以来唯一获得共和国荣誉称号的作家。
编辑:黄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