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建筑工务署晒2019成绩单:投资和支付均“破百亿”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0-01-10 13:56
报料有奖

南都深圳报料电话:0755-82121212

南都讯 记者孙雅茜 通讯员李森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市人民医院内科住院大楼等项目投入使用,市科技馆(新馆)、吉华医院等项目开工,深大学府医院等3个项目获“鲁班奖”……1月9日下午,深圳市建筑工务署举行了2019年度工作总结大会,会上交出一份2019年的亮眼成绩单。

2019年,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完成了投资118亿元,为投资计划的112.4%;完成支付108亿元,投资、支付均“破百亿”,创历史新高。

WechatIMG64.jpeg

投资支付双百亿,创历史新高

2019年,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共负责项目236个,完工项目14个;全年完成投资 118亿元,完成率112.4%;完成支付108亿元,完成率高达90%,投资、支付双双“ 破百亿”,均创历史新高。

北理莫斯科大学、深圳技术大学(一期)一标、市人民医院内科住院大楼、坝光湿地公园等项目投入使用;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市中医院光明院区、新华医院等项目稳步推进;市美术馆新馆、第二图书馆、市科技馆(新馆)、市吉华医院等项目开工建设;市歌剧院、改革开放展览馆等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项目有序开展前期工作。

值得关注的是,深圳大学学府医院项目、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项目、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扩建项目3个项目获2018-2019年度“鲁班奖”。

“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坚持以党建工作为引领,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党组书记姚亮坦言,工务署大力开展“党建+”活动,坚持把“支部建在项目上,党旗 飘在工地上”,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

 

不断完善工程建设管理体制

据介绍,为进一步强化政府工程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制定《政府工程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19—2025年)》。积极探索新型建管模式,试点设计牵头的EPC总承包模式、含设计的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加强代建项目监 管,推动新型建管模式规范发展。

该署完善了设计管控体系,对重大项目开展国际招标,组建全球性专家智库 ,从源头把控政府工程品质。深化招投标制度改革,全面开展承包商分类分级,积极探索造价管理制度改革,组建全市工务系统定标专家库,完善《深圳市建筑工务署不良行为记录处理办法》,不断提高择优水平。完善材料设备采购和监管机制, 稳步推进战略采购,加强品牌库动态管理,加大抽检力度,持续加强材料设备管控 。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定《2019年防范化解质量安全风险工作方案》,加强质量安全监督检查,项目质量安全稳步提高。

与此同时,该署也加大新技术应用力度,全面加强海绵城市、装配式建筑、BIM技术应用,引领建筑行业发展。推动工程建设管理数字化转型,建成政府工程建设指挥中心,开发智慧工地联网监测系统,搭建驾驶舱决策支持系统,推动信息化与业务深度融合。

 

2020年力争完成投资150亿元

在迈进2020年之际,深圳市建筑工务署署长乔恒利强调,市建筑工务署将着力建设一批具有引领示范效应的政府工程,在打造民生幸福标杆等方面先行示范。

“确保深圳中学(泥岗校区)、皇岗口岸临时旅检场地等项目投入使用,推动市第十三、十四、十五高级中学、港中大(深圳)二期等一批民生工程按计划开工建设。” 乔恒利介绍,将坚持以政府工程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强力推动政府工程建设,今年力争完成投资150亿元。今年,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将建设一批具有引领示范效应的政府工程,在打造民生幸福标杆方面先行示范。同时,将在政府工程建设领域先行示范,着力打造对标国际一流的精品工程。

全面推动提质增效,在政府工程建设管理体系方面先行示范。推动政府工程建设管理体系改革;建立涵盖政府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建设管理模式;完善适应政府工 程高质量发展的市区联动机制;改革适应政府工程高质量发展的内部管理体制。

全面推动改革创新,在政府工程建设管理制度方面先行示范。加强全过程的设计品质管控;探索多层次的新型建管模式;完善全方位的招标择优机制;创新市场化的造价管理机制;加强全流程的进度工期和计划管控;强化优质优价的材料设备管控;建立全链条的质量安全管控责任;完善全方位的履约评价机制。

强化支撑保障,在政府工程管理能力方面先行示范。建立适应政府工程高质量发展的研究体系;建立适应政府工程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建立适应政府工程 高质量发展的技术体系;建立适应政府工程高质量发展的智慧体系;建立适应政府工程高质量发展的人才体系;建立适应政府工程高质量发展的服务体系。

同时,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在机关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方面先行示范。坚持以政府工程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创造一流、打造精品,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做出更多贡献。


 

2020年民生幸福标杆工程:

1、全力保障中山大学•深圳校区西生活区和西区公共教学实验组团、市人才研修院院士楼、深圳中学(泥岗校区)、市妇幼保健院福强院区住院大楼、皇岗口岸临时旅检场地、市公安局第三代指挥中心、莲花山公园品质提升工程、坪河雅苑、光侨雅苑等项目投入使用。

 

2、推进市美术馆(新馆)、市第二图书馆、科技馆(新馆),中大深圳校区、哈 工大(深圳)校区扩建工程、深大西丽校区(二期),新华医院、吉华医院、市质子肿瘤治疗中心,国际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等社会关注度高的项目稳步开展。

 

3、全面推动深圳歌剧院、改革开放展览馆、海洋博物馆、自然博物馆、创新创意设计学院、音乐学院等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项目,深汕高级中学,港大深圳医院( 二期)等项目开工建设。

 

4、加快推进鹏城实验室、市第十三、十四、十五高级中学、哈工大(深圳)国际设计学院、港中大(深圳)二期、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重点实验室集群项目、 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校区建设工程、皇岗口岸新建工程、创新创业无障碍服务中心等前期项目,推动项目按计划动工建设。

编辑:向丽宇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