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上海火车站垃圾分拣工:不要把大便、碎玻璃和普通垃圾放一起

南方都市报APP • 感光度
综合2020-01-11 22:30

5119x3381_df6dc4d483a8700abbbe2e8350958c

在上海火车站垃圾分拣中心,12名华铁旅服公司的工人在130平米左右的空间内24小时轮流值班,每天需要分拣的垃圾达到60多吨。 新华社1月11日发

2020年春运拉开帷幕。随着各大交通枢纽客运量增加,每天生成的垃圾量也相应放大。

上海火车站是上海地区三大火车站之一,加上上海南站和上海虹桥火车站,春运期间,每天到达客车和车站、站台产生的垃圾将达130吨左右,相当于上万户居民一天产生的垃圾量。

“由于垃圾分类还没有在全国推开,大多数旅客没有垃圾分类的意识,车上也不具备垃圾分类的条件,导致压力全部积压到最后一关,就是垃圾分拣作业。”华铁旅服上海分公司总经理钱大胜说。

垃圾处理集中在车站一个点,但垃圾的形成是一条线。旅客来自天南海北,各地对垃圾分类的要求不一,旅客的垃圾分类意识也有高有低,车上难以对垃圾分类实行统一要求,即使有分类要求也不具强制性。

同时,列车上还不具备垃圾分类的条件。记者在到达列车上采访发现,高铁、动车的停站时间短,一节车厢收拣垃圾的时间只有6分钟左右,在车上来不及做垃圾分类。既有普速列车因为行车时间长、有餐车,垃圾量大,也难以在车上完成垃圾分类工作。

“从上海的试点看,垃圾分类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已经显现,可回收物可以直接分拣出来,减少资源浪费,垃圾处理的污水、杂质全部‘消化’在分拣中心内,不会污染周边环境。单上海火车站的垃圾分拣中心每天运输压缩后的干垃圾就有5-7车,垃圾处理效率大大提升。”钱大胜说。

尽管列车上实现垃圾分类难度很大,但每个人都做一些小小改变,就能让垃圾分拣轻松不少。分拣中心里的工人春节期间也要坚守岗位不能回家过年,毕竟垃圾处理一刻也不能停。他们说出了自己的新年愿望:希望旅客不要再把碎玻璃、大便和普通垃圾放在一起!希望旅客把饮料瓶里的水倒掉再扔!希望旅客不要整盒整包地扔掉食物!(综合新华社消息)


4948x3430_3aed979d9a80c41e941d1f04a4bc05

工人在上海火车站垃圾分拣中心作业。垃圾分拣作业最怕牙签和玻璃,手被划伤是常事。手一直浸泡在腐蚀性很强污水里,即便隔着橡胶手套,皮肤和关节都会又肿又痒。 新华社发

编辑:陈军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