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化“石上史诗”临穗!南越王宫博物馆展出汉代著名画像石拓片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原创
原创2020-01-12 10:40

南都讯   即日起至2020年4月8日,“画为心声——山东汉代画像石拓片展”在南越王宫博物馆曲流石渠遗址主楼二楼临展厅展出。

展览山东汉代著名画像石拓片精品合计26件,辅以图片70幅,分别从汉代画像石分布分期及雕刻技法、汉代画像石建筑形式及分类、汉风遗韵——画像石题材内容的意义等三个方面介绍山东汉代画像石的重要地位和主要特点。

750x563_5e19f03963fb5.jpg

750x563_5e19f039ea9eb.jpg

部分拓片展品。

750x563_5e19f038b4a62.jpg

拓片展大厅。

汉代画像石中的世界广袤而神秘,其中既包含脍炙人口的传统孝道故事,也有我们耳熟能详的完璧归赵、荆轲刺秦王等典故,展现出汉代人的生活场景与教化伦理。观众不仅可看到汉代人崇尚名节、积极进取的社会风尚,还可以欣赏到汉代人的宗教信仰和精神寄托。

“这次带来的石像画涉及古代人的日常生活、军事、宗教祭祀等方面。通过画像石上的纹样,翅膀和羽毛等元素,我们可以看到1700年前的古人在会花上的想象力,其艺术创造力不亚于现代的漫画家。”山东省石刻艺术博物馆副馆长杨爱国为观众导赏时说道。

画像石是中国古代以绘画为基础,雕刻于石质建筑物上的装饰,主要流行于距今二千年左右的汉代,其题材广泛,内容几乎涵盖了汉代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每个方面,是研究汉代制度与社会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被誉为“绣像的汉代史”和“石上史诗”。

山东汉画像石在发现数量、画像内容、雕刻技法、艺术价值上在全国独占鳌头,是中华民族艺术瑰宝。其中,嘉祥武氏祠、长清孝堂山石祠早已蜚声海内外,建国后又发掘了沂南北寨、安丘董家庄、临沂吴白庄等大型画像石墓,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次展示就有来自武梁祠、沂南北寨等地的画像石,包括飞剑跳丸、都卢寻橦、七盘舞、建鼓、撞钟等。

“画为心声——山东汉代画像石拓片展”在南越王宫博物馆展出,为广大观众奉献了一场丰厚的文化盛宴。有助于进一步加深观众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加强社会民众的文物保护意识,为增强文化自信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采写:南都记者  董晓妍   实习生  刘浩斌 

视频:南都记者  董晓妍   实习生  刘浩斌

摄影:实习生  刘浩斌

编辑:黄燕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