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例风波持续7个月,影响香港各行业人员的生计,其中以建筑业尤甚。近日,香港工商联会会长、建造业总工会事务顾问周联侨公开表示,近月香港工程量大幅减少,每月工人只有十多天可以开工,收入也随之减少三分之一,直言“十分难捱”。他表示,社会持续不稳,他对今年建筑业整体就业情况感到“不乐观”。
据港媒报道,受修例风波影响,香港特区立法会财委会未能如期批出多个政府建筑项目,拨款数字大减之下,香港特区政府推出的招标工程也随之大减。
周联侨表示,受近月社会事件影响,建筑业工人整体面对着开工不足的问题,过往建筑工人每月工作22日至25日,近期每月只需工作15至16日,建筑工人的薪金都已普遍减少了三分之一。 “因建筑工人都为日薪计算,一天没有工作意味着少了1天的薪金,他们甚至会遭遇当日即被裁员。”
周联侨还指出,由于整体招标的政府工程量减少,也变相形成了承建商之间的“争标”竞争,导致工程“标价”不断下降,最终受害的还是建筑工人,他们的日薪也不断减少。他透露,如扎铁工人以往每日薪金为2500港元,现在普遍只有近2000港元的日薪。“市场工程量多,建筑工人自然能加工资,如市场不景气,建筑工人的薪金也只能降低”。
周联侨说,社会风波未能平息,香港建筑业界将会“十分难捱”,他对今年香港建筑业市场的整体就业情况并不乐观。他表示,希望立法会能加快速度批出政府工程,让建筑工人可以“有工开”。
南都记者了解到,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此前已在香港特区政府官网发表网络日志透露,回望2019年12个月,香港特区政府相关部门已接获破产欠薪保障基金申请合共近3000宗,申请数目最多的为建造业,达到1158宗。
香港工程师学会理事张年生表示,现在香港建筑业承建商的竞争较往年更激烈,业界普遍从研发新科技方面入手,期望透过科技以减少人工成本,削减整体工程成本。他还透露,因在港发展受限,部分承建商已放眼大湾区其他城市,包括广东珠海横琴新区等地,未来均有多个大型发展项目,除承建商希望能投得更多项目走出困境,亦有不少工人返内地寻找工作机会。
采写:南都特派香港报道组
编辑:张亚莉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港事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