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人心魄的美杜莎重现于世,百余件珍宝全部来自中国收藏家!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周刊
原创2020-01-13 16:31

文 | 实习生甘笠男 丁宁  摄影 | 弘宇 “觉醒”团队

“谢天谢地,我们挺过来了。” “觉醒”展览开幕式上,策展人樊晓光长叹一口气,像一根绷紧的弦,终于放松了下来。

人生就是大闹一场,然后悄然离去。打造“觉醒”展览的160余天,对于樊晓光和他的团队来说,也是一场夹杂笑与泪的“大闹”。

策展人樊晓光3.jpg

策展人樊晓光

2019年12月22日,“觉醒:文艺复兴至二十世纪的宫廷珍宝”  首展在深圳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举行,百余件稀世珍宝跨越4个世纪在此迎来重聚。

皇冠.gif

触动

“我在展厅里碰到一个大姐,一群学生围着她,都在拿着本记,我在那装观众听了一会儿,这个大姐讲得特别专业,果然民间有高手。”

樊晓光兴奋地谈起中午在展厅里发生的趣事,笑称当时怕被这位大姐认出来,要比试一番。

“觉醒”并不是樊晓光首次策划的展览,2018年年末,深圳关山月美术馆举办了为期仅一周的“一念·敦煌写经展”主题展览,四卷出自于敦煌藏经洞的唐代写经长卷首次在国内展出。

原以为不会有多少人对经书感兴趣,但是,展厅里的这一幕让樊晓光产生了一种震撼感:“从小朋友到老人,每一个人都趴在玻璃柜上看经书,还有些小朋友正拿着纸在抄经书,玻璃上是密密麻麻的小手印。” 

不是走马观花式地逛展,他能感受到,观众和展品之间正发生着一场心灵上的交流。

他坦言:“我之前低估了观众,也低估了这个城市。” 于是,关山月一展后,樊晓光打定主意,要将“觉醒”展览留在深圳。

策展人樊晓光2.jpg

策展人樊晓光

从零开始

在约3000平方米的展厅中,160余件来自文艺复兴至二十世纪的宫廷珍宝惊艳登场,圣子降临吊坠、美杜莎祖母绿手镯、海星胸针、世界已知仅两枚的拿破仑桂冠上的金叶子等悉数亮相。

难以想象,如此大型的西方珍宝展竟是由一支纯中国团队打造而成,约200人参与策展,在深圳策展布展的仅有20人左右。

虔诚的心吊坠.jpg

虔诚的心吊坠

“我的策展团队一直信心十足。” 樊晓光介绍说,团队里大多都是二三十岁的青年学者,最小的才21岁。他们中有特立独行的艺术家、有掌握着各种即将消失的语言的科学家,对新世界充满着疑问和好奇。

睡莲胸针及吊坠.jpg

睡莲吊坠

新生事物的出现往往伴随着诸多问号,“觉醒”珍宝展也不例外。这个珍宝展的意义何在?一个中国团队如何打造这样一个庞大的珍宝展览?一个展览中包含太多环节,难度来自于方方面面,对于一个零经验的团队来说,一切都是未知,也都是可能性。

樊晓光形容他们就像一支拿破仑的部队,义无反顾地冲锋陷阵,抱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干了这么一件疯狂的事。 

除去策展人这一身份,樊晓光还是一位珠宝专家,在这一领域已有近十年的经验,不论是珠宝的材质、设计、做工,还是它背后神秘而又奇幻的故事,他总能说得头头是道。

织物风格金包.gif

织物风格金包

“最有价值的部分是这些展品背后的文化密码,破解这些密码是一件有趣的、有意义的事,历史会以不同的方式在你面前展开。”

值得注意的是,展览中的每一件稀世珍宝都来自于中国收藏家,他们耗费十年时间,追寻艺术品的踪迹,将让西方的文明瑰宝得以进入东方世界被了解、被欣赏。

“觉醒”展览中备受瞩目的金叶子得来并不轻松。世界已知幸存下来的拿破仑月桂王冠金叶子仅有两枚,一枚被珍藏在法国枫丹白露宫,而另一枚,则在2017年出现在巴黎拍卖会上。

拿破仑金叶子.gif

拿破仑月桂王冠上的金叶子

据悉,当时有二十多家个人和机构角逐拍卖,竞争异常激烈,其中包括拿破仑基金会、法国卢浮宫,但最终这枚国宝金叶子花落中国。如今,它走进深圳“两馆”,进入到公众视野中,讲述它在历史中辗转幸存的故事。

“艺术品的世界,在我看来,就是一个屠宰场,艺术品在历史中的传递更多是靠战争,但在今天的世界里,我们要用文明的方式将它们保护起来,让不同文明在世界互相流转。” 樊晓光说。

一场“赌博”

开幕式上,大家全神贯注地观看导演牛牛拍摄的纪录片,里面记录了“觉醒”从策展到布展的细枝末节,樊晓光坐在舞台角落,目光从观众席的左边扫到右边,脑海里闪过近半年来的欢笑与苦恼,感动与忐忑交织,他少有地产生了情绪波动。 

2019年初,樊晓光邀请冯羽为觉醒设计展厅时,冯羽还有些犹豫:“在此之前,我从未做个过人和关于西方的东西,我关注东方文化远胜于西方”。樊晓光对冯羽的设计想法并不清晰,直到一个月后,收到一幅长达50余米的毛笔勾勒的长卷,“那一刻我终于知道他要怎么干了” 樊晓光说。

“觉醒”虽然以西方宫廷藏品为主,但冯羽决定以一个东方人的视角来解读、构建、凝视这个空间,“因为我们的根与骨子里流淌的鲜血是属于中国本土的。” 

展厅设计手稿.jpg

展厅设计手稿

踏入展厅,你可以看到“巨石阵”耸立,接着,黑色钢网蜿蜒曲折,将展厅分割成大大小小不同的区域,小径通幽,仿若置身东方园林。下一瞬你又似乎穿越到厮杀激烈的沙场,周围是熊熊的“火光”,地上是战马的蹄印。在这“暗物质”世界中,只有珍宝在熠熠发光,安静地等待你来倾听它们的故事。

展厅入口.jpg

展厅入口

冯羽并不想给观众任何具体的意味,他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在其中看到自己想看、想感悟到的。

你绝对想到不到,这个暗物质世界是在50天内搭建出来的。时间之短、工程量之大,全程参与建造的徐师傅坦言,他在深圳干了近二十年这还是第一次。 

入口处奇形怪状的“巨石”是师傅们一点点切割、打磨出来的,长达20米近150公斤的钢网要抬到2米高处固定拼接,稍不注意钢网就会变形,而展厅里最大的玻璃重达350公斤,至少需要16个人去抬,“每个师傅肩上都勒出一条红印来”,工程总监王文强说。

施工现场.jpg

施工现场

不止是建造展厅的工程师傅们在挑战极限,策展团队里的每一个人都处在崩溃的边缘,疲惫、争吵、哭泣时不时地发生,“我们的团建方式很不一般,就是喝酒,抱头痛哭,几个小时以后,像没事人一样回来继续工作”。

樊晓光称自己运了四十箱酒,原本是用来招待朋友的,但由于策展团队压力过大,基本快喝光了。 

直至开幕的前一天凌晨,由于诸多原因,百余件展品还卡在海关,如果展品不能按时到达,前来观展的各界嘉宾、媒体将看到的是空荡荡的展厅。

万幸的是,晚上7点展品终于踏上了深圳的土地,回忆起那一刻,樊晓光依然觉得激动万分,“武装押运的车开过来,车灯打过来,那一刻觉得一切的坚持终于要尘埃落定了。”一行人跟随持枪的押送人员,大步走在车子前面,和著名导演杜琪峰电影镜头里主角出场的画面一样酷炫带感。

“我们都在赌,要么成功,要么彻底失败,所有人都身处战场” 樊晓光说,“‘觉醒’就是一个众志成城的表现。”

种下一颗种子

和传统的展览不同,“觉醒”展览中的每一件展品下,只简单地标注了珍宝名称、年代、工匠,“我特别不喜欢说教式的东西,应该留有更多思考空间给观众”,策展人樊晓光和深圳“两馆”馆长颜为昕一致认为,每个人看待艺术品的角度是不同的,累赘的文字反而会消磨人们独立思考、发掘不同的美的耐心。

整个展览由序曲、雕刻时光、权力的游戏、流动的盛宴、微物之神、翩若惊鸿、荣耀巅峰、历史之眼、尾声九个部分组成,其中,微物之神一章是特别为小朋友设置的,以《小王子》的摘录作为引言,据策展人樊晓光,这一部分的展品都与动物、植物有关,充满自然和童趣。

镶嵌着蓝宝石的蛇形手镯、纯金打造的麦穗胸针、栩栩如生的海星胸针······在来参观展览的人中,不乏幼小稚嫩的身影,他们充满期待与好奇,在珍宝世界里,连连发出“哇,好美啊”的赞叹声。

海星胸针.gif

海星胸针

游历过世界上大大小小的博物馆,从卢浮宫,到凡尔赛宫,再到大英博物馆,樊晓光发现来参观的小朋友非常多,他们或静静地观赏艺术品,或跟着老师了解背后的历史。

“孩子来美术馆、博物馆,不是来看懂这个艺术品的,我们只是提供给他们一些基本的知识”,在樊晓光看来,“觉醒”是给生长在大都市里的孩子们另一种生活的可能性,他希望通过这个展览在他们心中种下一颗有关美的种子。

编辑:盛倩玉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