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凌晨,著名导演贾樟柯发微博推荐蒋韵《你好,安娜》,称“赵涛老师推荐我读的书”,并附该书的照片。网友纷纷留言:“看到这么晚不睡?”“导演还不睡呐?”这本令贾樟柯读到凌晨的书究竟有什么好?
讲述山西故事
文艺与工厂的双重回忆
贾樟柯在文章《其余的都是沉默》中回忆道,“我的老家山西汾阳是一个县城,地方不大,农业气息很重。70年代末,县城里有谁家的孩子能进到工厂里工作,对全家来说都是一件荣耀的事情。”贾樟柯的电影常常讲述山西七十年代的集体生活,以及人们在时代变革中成长的故事。故乡生活、时代变迁是他影片中的永恒母题。
作家蒋韵《你好,安娜》的故事背景地也是山西,小说不仅记述了汾河两岸的小城生活,同样书写了工厂生活的集体记忆:太谷饼、青梅酒、煤矿城市的天空、一览无余的平原等等;女主人公素心从学校走进工厂,成为一个工厂开刨床的学徒工,过着每日骑自行车上班下班的集体生活,后随时代的变迁,素心遵循着内心的信仰,走出山西成为一位作家、编剧。
此外,《你好,安娜》复现了许多那个年代的历史细节,比如自行车、军挎包、笔记本、绿皮火车等。蒋韵解读道,文学的真实需要一个比真实更为真实的叙述现场,她认为好的小说家能够带领读者走向一个比真实更为真实的叙述现场,这也是她努力想做到的。
记载一代人的记忆和歌哭
书写了一个时代的精神图景
《你好,安娜》是鲁迅文学奖得主蒋韵献给母亲的作品。讲述几个大好年华的少男少女,几段浓烈而隐秘的情感,为爱而牺牲,为爱而隐瞒,为爱而原谅,一个藏在嫉妒与救赎中的故事。只属于那个年代隐秘而炽热的浪漫与牺牲,以潜藏在人性深处的亮光和暖意,慰藉一个时代中人们孤独的心灵。
《你好,安娜》以短短23万字的篇幅,书写了一个时代,以及时代中的人们如何面对他们的命运。故事含量、覆盖面大,对人性的挖掘深,并且每个人物都有一个自己的史诗。著名评论家贺绍俊赞誉“她提供了成长于六七十年代的一代人的人物形象图谱。 »
蒋韵回应道,人类只要有自己的精神,有真实的痛苦,有真实的欢乐,有真实经历的一切,文学就会永存,作家负责记录每一个个体生命的歌哭,记忆,他存在过的痕迹。作家不是秘书,不为任何人做秘书性的工作,但是要负责记载一代人的情感和精神,要说记载也是一种精神史,或者情感史。
编辑:朱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