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一家机器人餐厅在广州珠江新城开业,机器人包揽了餐厅配菜、烹制和传菜工作。机器人餐厅背后是正在风口的人工智能。有媒体报道,在“编程从娃娃抓起”怂恿之下,有家长将3岁娃送进了少儿编程的课堂。
这是在贩卖焦虑,还是“狼”真的来了?家长们该不该焦虑,如何应对这种焦虑?14日,一场线上论坛展开讨论——“少儿编程,是在贩卖焦虑吗?”来自沪浙两地的学者、家长和教育机构人士齐聚,分享各自见解。有学者认为,编程学习更适合学有余力的孩子。
少儿编程,是“狼”真的来了
浙江工商大学副教授、《钱江晚报》钱报家长会金牌顾问王晓华将少儿编程火爆的原因总结为四个方面:国际潮流时代趋势,政策推动资本介入,升学有利家长要求,技术简化低龄可能,“人工智能是继蒸汽、电力、计算机之后新的工业革命,成为一种时代的趋势。”
米乐编程CEO徐红霞补充,目前全球有24个国家在基础教育阶段设立了编程大纲,中国亦然,以浙江为例,将编程内容放入了高考选考科目当中。”这是一个全球的发展趋势“。
她以信息奥赛为例,因为每年拿金奖学生能获得著名高校的青睐,这些升学机会令家长们对少儿编程趋之若鹜。此外,当前人工智能岗位供大于求,以及将来AI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重新定义,种种这些助推了少儿编程市场的发展。
不必焦虑,学者建议因材施教
编程如此重要,如果不从娃娃抓起,会否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上海中医药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璇也是一名学生家长,孩子学习编程已有4年,“我的想法比较简单,编程火爆的原因,我觉得就是因为它很重要,所以希望孩子能够学习一点内容。”
刘璇这一意识源于自身工作中的接触,在进行生物大数据分析时,不少合作者就来自于数学或计算机领域。刘璇认为,编程还可以锻炼孩子的创新思维、试错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对孩子的全面成长有帮助。
但王晓华认为,编程更适合在学习基础课程之后,学有余力的孩子。她的父亲是浙江大学最早一批计算机教授,当父亲提出让她的女儿学习编程时,其拒绝了这个提议。“编程是需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的,以及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孩子来学习。我女儿小的时候,逻辑思维能力够强,创作力也足够,但她没有特别强烈的探索兴趣,所以我觉得太早学没有意义。”
低龄儿童,应从游戏着手
那么,如果学习编程很重要,孩子适合从几岁开始学习?王晓华认为,7-12岁是抽象逻辑思维的最佳形成期,所以学编程的第一个最佳时机是小学段,”3到5岁阶段不太适合,小学阶段是最佳的时间。如果这个时间没有余力去学习,也可以在高中阶段去学。学习是不分先后的。”
米乐编程课件研发总监杨晓则认为,学龄前儿童正是心智成长的黄金时期,他们普遍对新鲜事物好奇心强,可以考虑从幼儿园中班开始,适当引入编程思维能力的学习。不过,这是学习编程思维能力,而不是编程能力,“其实是让他在游戏中学会怎么去分析问题、分解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很难想象这么小的小朋友长时间面对电脑屏幕,用一双小手困难的操作着比他手还要大的鼠标。”
采写:南都记者 刘雪
编辑:任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