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夏顺安在洞庭湖圈设了县城面积大小的私家领地,并更名为“夏设湖”,十多年来拆不掉,党中央关注后十余天便拆除。1月15日,电视专题片《国家监察》第四集《护航民生》播出,片中曝光了这起案例。
在长期盘踞洞庭湖背后,不仅存在贪污腐败现象,也反映了当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据悉,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是长江中游重要的调蓄湖泊和生态湿地,被形象地称为“长江之肾”,对保障长江流域生态安全有着重要作用。
下塞湖位于洞庭湖腹地,涨水为湖、退水为洲,是洞庭湖重要的湿地生态保护区。然而,从2001年开始,湖南益阳沅江市人夏顺安承包了洞庭湖下塞湖等地三处湖洲,之后依托名下公司,组织人员非法修建了长达十九公里的矮围和三座节制闸,夏顺安还将下塞湖改名夏设湖,将近三万亩洞庭湖水域竟然圈成了他的私家领地。
“这几个字,本来是上下的‘下’,他改成了他夏顺安的‘夏’,塞本来是‘塞’字,而他变成他建设的‘设’,‘夏设湖’渡口,就是他的地盘了。”湖南省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张华称。
张华介绍,夏顺安花了两个多亿,围了2.7万亩,面积比一般的县城都要大。
夏顺安在矮围内外大肆非法捕捞养殖、盗采砂石,不仅严重影响湖区行洪,还严重破坏了湿地生态。
2018年6月,下塞湖矮围被媒体曝光后引起党中央关注,湖南省委责令案发地党委政府严格整治,这座存在了十多年之久的矮围仅仅用了十多天就被完全拆除。
“它有一些湿地的功能已经退化了,如果动手再晚一点就不堪设想。”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第七监督检查室副主任李海滨表示。
体量如此庞大的非法矮围,如何能在洞庭湖盘踞十余年之久呢?按照湖南省委要求,省纪委监委成立专案组展开彻查。
调查发现,2001年,夏顺安与下塞湖所在的益阳市沅江市漉湖芦苇场和岳阳市湘阴县湖洲管理委员会签订合同,承包湖洲从事芦苇生产销售。随着国家对环保的要求日益严格,洞庭湖边的造纸厂陆续关停,芦苇生意萧条,夏顺安于是动了建矮围将湖洲长期占有、搞其他经营的念头。
2010年到2011年,两地湖洲管理部门与夏顺安违规续签了30年长期承包合同,并变更了合同内容,将不允许搞建设的条款变更为允许。续签合同后,夏顺安开始大规模建矮围,圈湖2.7万亩。
经查,沅江市漉湖芦苇场三任党委书记、湘阴县湖洲管理委员会两任总经理,都曾收受夏顺安贿赂,对他的违法行为大开绿灯。
下塞湖正好位于东洞庭湖和南洞庭湖交汇处,两侧水道狭窄,建矮围后汛期湖水无法顺畅通行,严重影响行洪。时任沅江市水利局局长胡经纬明知矮围明显违反国家防洪法,但他在收受了夏顺安贿赂后,竟然以水利局名义出具该矮围“不影响行洪”的证明。此后但凡有人质疑,夏顺安就拿这份证明作挡箭牌。
事实上,早在2014年,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就通过遥感卫星发现了这座非法矮围,当年7月,湖南省政府部署了对下塞湖的专项整治工作,但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却充斥在相应的管理部门。
经调查,时任沅江市畜牧水产局局长冯正军承认,他觉得夏顺安的矮围不好拆,所以什么也没做,为了应付检查和绩效考核,安排下属伪造了一份假公文。
曾任沅江市委书记的邓宗祥,多次收受夏顺安贿赂,不仅对他修矮围纵容默许,接到整治要求也只是喊喊口号,做做样子。
邓宗祥事后称:“也讲了狠话,谁不拆掉围子,就要进笼子。但是具体做的时候都是喊得多做得少,要不然早一点拆完、早一点下决心,可能我也不要进笼子了。”
到了2017年4月,湖南省防汛抗旱指挥办下达《清障令》,再次要求对夏顺安的矮围彻底拆除,却再次遭遇了层层推卸责任。
益阳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收到省里面这个文件之后,没有进行工作,而是直接在这个文件上写了一句话,盖了一个章,下发到了沅江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沅江市政府也没有按照他的这个要求进行工作,而是又把他这个文件下发给了漉湖芦苇场防汛抗旱指挥部。
看似一级又一级积极布置下去,到头来却把拆除责任推给了一个根本没法完成拆除任务的正科级单位:漉湖芦苇场。
就在这种轮流圈阅、层层转发、安排部署当中,层层推卸责任,下塞湖矮围依然原地不动,违法占湖迟迟得不到纠正,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造成了恶劣社会影响。
2018年,党中央要求湖南省委彻查下塞湖矮围事件,湖南省纪委监委开展调查并严肃问责。下塞湖矮围及节制闸全部被拆除。25个单位的62名国家公职人员被问责。
“应该说下塞湖矮围整治,是一次综合性的政治监督,体现了监察体制改革之后的一种新的理念。”李海滨称。他认为,在62个人员中,贪腐的当然是其中一部分,更多的其实是因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受到了问责,这对大家是一个很好的警示。
文/林方舟
编辑:潘珊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