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上午,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在北京图书订货会期间举办“梁晓声谈写作——《梁晓声谈作文想象力:脑洞就是这样打开的》新书发布会”。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得主梁晓声,就自己的写作经历,与读者进行了一场诚恳而深入的交谈。全历史app内容主编、文化媒体人宋晨希主持活动。
梁晓声手把手教你写作文
现代出版社继梁晓声《中国文化的性格》《中国人的人性与人生》《中国人的日常》《总有一种柔软,让人生坚定从容》《狐鬼启示录》之后,此次又推出《梁晓声谈作文想象力:脑洞就是这样打开的》一书。
书中,梁晓声以作家、编剧、语文教师的多重身份,以自身的创作体验为基础,手把手指导全国青少年如何提升作文的想象能力,如何打开写作的脑洞,深度挖掘青少年的文学创作天赋,促进青少年想象脑区之功能的开启和激活,使青少年的头脑更加聪明,人生更加美好。
梁晓声认为,成为中学生以后,写作文在某些基本规律、基本经验方面,与作家进行文学创作是相通的。而他有过小学作文教学的经历,也多次指导过中学生写作文,也曾在大学里教过创作,指导过大学学子。以这样的身份写给青年学子、中小学生的写作指导书,梁晓声自信是可以给予一些有益的建议的。
梁晓声将多年的阅读经验、创作实践、编剧经历,以及丰富的语文教学经验融于一书,让人脑洞大开,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写作变得如此轻松、游刃有余。
开发想象力是写作的关键
新书发布会现场十分热闹,读者热情很高,梁晓声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沉稳而淡定的演讲深深地吸引了在场的听众。
梁晓声说:“写作这件事是这样的,除非你是抄字,否则写你不想写的就是折磨,写你想写的才有写的享受。”他认为在语文教学当中,老师应该把定作文的题目的权力交给孩子们,让孩子写自己最想写的,老师不要过多的介入,至少要有一半的作文题要这样来做。
“我也参加过一些教育活动,有一些老师们也这样做了,这样做对于训练孩子们的想象力是非常有益的,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老师如果这样做了,学校的领导会支持他们吗?”
梁晓声认为,写好作文至关重要的一点是训练孩子的想象力。他以学习唐诗宋词为例,认为古典诗歌里有异常丰富的电影语汇。比如,“八月秋高风怒号”,是大全景,如果是宽荧幕,既会拍到天上的云在疾速移动,也会拍到地上的草在滚成球的状态。“卷我屋上三重茅”,实际上是从全景到中景,会看到是一种切换的过程。“茅飞渡江洒江郊”,飞过去了,在电影语言上是追拍,以前没有航拍的时候摄影师是真的要跟着跑的。“高者挂罥长林梢”,叫仰拍,“下者飘转沉塘坳”,叫俯拍。“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跑过来,镜头画面由远及近,“忍能对面为盗贼”,镜头又由近到远,“归来倚仗自叹息”,内心不满。梁晓声说,老师当回导演,当我们这样解读诗词的时候,你们几个把这首诗分成镜头,就变得有意思了。
同时,梁晓声也谈到希望家长不必对孩子的作文分数多一分、多两分、多五分太在意。“中学以前我们的智商都是差不多的,我们更在意训练孩子们,首先要使孩子们聪明。我说这话是站在大学的角度来说的,新生入学的时候我们总会交流这届学生看起来是聪明了一些还是和去年一样,有时我们会得出结论,我们的学生怎么越来越不聪明了,这是非常可怕的,虽然高考分靠记忆上来了,但是到了大学面对的情况是在大学中还只会用记忆的脑区,而实际上在大学不可以只用记忆脑区,我们甚至得想办法把想象的脑区撬开。”
编辑:黄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