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年龄比实际年龄老8岁?预防“三高”,专家建议家庭配血压计

南方都市报APP • 健闻
原创2020-01-16 15:52

“三高”等慢性病已是公众健康的重要威胁。1月15日,在“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项目启动会上,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等六家权威机构发布《“三高共管,乐享健康”联合提示(公众版)》(以下简称“联合提示”),向公众科普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等“三高”共同管理的重要性。

20200116131855130.png

现场专家介绍,多项大型临床研究均已证实,将血脂、血压、血糖等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同时进行综合管理,将会产生“1+1>2”的协同作用。


心脏平均“老”了8岁左右,亟需“三高共管”

有数据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5.2%,血脂异常患病率为40.4%,均呈现上升趋势;而据一份较早的数据,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为9.7%,也呈上升趋势。

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主任委员孔灵芝表示,据一份超过100万人的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风险评估系统自测,参与测试者的平均年龄为52岁,而其心脏年龄达到了60岁,心脏平均“老”了8岁左右,而“三高”都是影响心脏年龄的关键危险因素。

据介绍,不合理膳食、运动不足、吸烟、过量饮酒、超重肥胖、生活不规律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均为“三高”的共同致病因素,所以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在一人身上同时聚集的现象非常普遍,因此“对‘三高’进行共管刻不容缓”。

去年7月,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在《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推进“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共管,同时做好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规范化管理。

现场专家认为,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均为心梗、脑梗、猝死等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对多重危险因素的综合控制可显著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同时,多项大型临床研究均已证实,将血脂、血压、血糖等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同时进行综合管理,将会产生“1+1>2”的协同作用。


专家建议每个家庭都应有一台血压计

每个人都是自己身体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公众应该如何做好“三高”的预防工作?

据联合提示,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三高”的预防和控制至关重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多方面内容,如食物多样,尽可能多吃不同种类食物如全谷物、杂粮等;食不过量,控制总能量的摄入,保持健康体重;少油少盐,限制钠盐摄入;以及戒烟控酒、积极运动等。

同时,多名专家提示,对“三高”的日常监测不容忽视,应定期检测血压、血脂、血糖,一些小的改变就可以实现很好的预防效果。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教授顾东风建议,每个家庭都应该有一台血压计,“不需要非常昂贵的,90多块钱的都可以联网”。

不过血糖和血脂还不便于自测,对此顾东风建议,包括中青年在内的公众,应定期到医院和社区检测一下血糖和尿糖,知道自己的“三高”状态,以更好地保持健康。

采写:南都记者 胡明山

编辑:尤立川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