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7时30分,著名主持人赵忠祥因病于78岁生日当天在京去世。16日中午,南都记者电话采访了他的至交好友、著名主持人董浩。听闻悲讯时,董浩正在外地出差,他说自己到现在都难以置信,“一点预兆都没有,就好像是一个玩笑一样的,好像后天一下飞机到他家里边,就可以见到这个人、开始吃饭似的。”
两人在央视共事近四十年,是同一代播音员和主持人,相交甚笃,一直以兄弟相称。现在想起来,董浩形容赵忠祥“就像老北京的胡同里,隔壁老赵家的一个儿子,比我大,性格挺内向,挺憨厚,温文尔雅的。但是他这一生就是要强、情重,为国家的电视事业作出了卓越的、无可替代的贡献。”
董浩说,赵忠祥的告别仪式将于1月20日10时,在北京市八宝山殡仪馆举行。他已经收到通知,一定会去送老哥哥一程。
以下为董浩的讲述,经南都记者节录、整理。
我和老赵是1981年认识的。当时有一批全国顶尖的话剧演员、播音员在崇文区党校的防空洞里给农村读物出版社录制有声读物,一个月有这么两三次,一直到1983年。每次录完以后,天就蒙蒙亮了,我和老赵又住一个方向,都是从崇文门大街那边迎着西北风、骑着破“28车”,骑到复兴门,然后再说再见,一路顶着风就聊,从那以后就一直都很熟的。
我们俩都是出身于书香门第,然后又都是幼年丧父,都有一个又慈祥又严厉的母亲。他在东城区,我在西城区,都是重点学校毕业的好学生、生在胡同长在胡同的老北京。前不久我还在电视节目里跟现场的老百姓说,别以为我们怎么样,其实我们都是在胡同里长大的草根,只不过我们要强,一直就想让妈妈高兴,所以造就了我们这一生都觉得奋斗是很快乐的事情。
我是1977年、21岁入行,老赵是大约18岁,上世纪60年代入行,用他的话说,我们是同一代播音员和主持人。当时电视机在全国还不普及,但是他在业内已经很出名了,给我的印象,就是“邻家大哥”吧。没现在这么胖,挺明显的大眼睛、双眼皮儿,平时不太爱说话。后来的主持人,他们哪儿有过这样的经历,是吧?朗诵一篇散文、一段小说,给5块人民币。这个经历一直在激励着我们,在后面这几十年,我们还在不断地做事儿。
老赵的业务上就不用我评价,有目共睹。他是我国第一代的电视播音员、第一个男主持人,特别的是,后来他也是第一个从新闻节目转到综艺节目的主持人,而且他还转得挺顺畅的。有他在,大家就觉得有一个“定海神针”——我估计倪萍也会这样评价的吧。因为他本身还比较憨,也谦让,比较有包容性,所以你看,他一辈子扶持和包容了多少女主持人啊,这一点也是有目共睹的。
在后边的主持人,像白岩松、朱军他们眼里,他是“宗师”啊、“泰斗”啊,根本不敢跟他开玩笑,但是我见了他,我就愿意跟他逗。一起录美食节目的时候,他在那边做老北京炸酱面,我就给他捣乱,旁边的主持人就说,你胆儿真大,不怕给惹急了?我说,这辈子没惹急过。我小时候是专业踢足球的,他跟我不一样,比较内向一点。所以有时候开会在台里边、楼道碰见了,他就拉我的手且聊呢,感觉就是见着我了,他心里边就快活吧,一起出差的时候,靠在我肩膀上,他还挺踏实的……哎呀,以后也找不着这人喽。
我是前几天出差之前就看到网上说有什么的,又辟谣了,我就没在意,但是之后突然看见倪萍戴着口罩、墨镜去看他,马上就给他的助理打电话,让把电话给他,结果助理说“(人)不行了”。我当时就觉得,我虽然在外地,但是我能不能调动一点力量救他去?那边说算了,谁也用不上了,当时就很难受,昨天我还跟李杨、金龟子商量,赶快赶回去看老赵一眼。没想到今天早上一睁眼,他就走了……我现在都不相信。
他把整个生命都献给了电视事业。我觉得人们会记住他,会怀念他。
采写:南都记者 侯婧婧
编辑:张亚莉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著名主持人赵忠祥去世,享年7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