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称顺风车主为“师傅”吗?司机还有哪些具有地域特色的称呼?日前,由此为议题的顺风车行业标准课题研究集思会第五期落幕,吸引了近450万网友参与集思,近75万人在嘀嗒出行平台上参与投票,投票人数创下历届集思会之最,结果显示,不支持叫车主为“师傅”的竟达到了78%。
顺风车行业标准课题研究集思会由中国交通报社,中国公路学会,城市智行研究院和嘀嗒出行联合主办。从第五期议题投票来看,多数网友认为,顺风车的称呼应体现平等互助的合乘关系,“师傅”一般是服务行业的特定称呼,不符合顺风车的文化特点;有22%的用户支持叫“师傅”,认为“师傅”是一个尊称,用来开场比较习惯也比较自然。
从网友的讨论来看,不支持叫“师傅”的主要理由有几方面:顺风车主基本都是有固定职业的上班族,非职业司机;顺风车主接单都属于顺路捎带,并不以盈利为目的;顺风车辆都是私家车,非出租车、专车等营运车辆;顺风车车主和乘客之前不是服务被服务关系,而是平等互助的合乘关系。因此,对于顺风车主的称呼,应该有别于出租车,快车和专车司机,符合顺风车这一出行方式的文化特点。
“注册顺风车主的目的是为了互助出行,我觉得别人喊我‘师傅’很别扭”,来自郑州的一名车主坦言,“因为本是为了互助出行,却好像被人当成了职业司机,完全淹没了顺风出行、互助出行、低碳出行本身的意义,有种‘你是老板,而我是司机’的感觉,所以我觉得喊‘师傅’不妥当。”
而一位92年的广州车主已经习惯了被喊为“师傅”:“说实话个人觉得没什么,但是对于我这样一个还没奔三的小伙子来说,最好还是不要这样叫,一我不是专职,二我年轻,三我更喜欢‘帅哥’,‘靓仔’这样的称呼,毕竟在广州。”
那如何称呼车主更合适和得体呢?来自五湖四海的网友集思广益,分享了很多得体合适的称呼——从网友留言来看,建议叫“哥”,包括“哥们”,“大哥”,“小哥”,“帅哥”的网友最多,其次是叫“先生”;此外,建议叫“兄弟”的也有不少,理由是这样的称呼显得更轻松、平等。而叫“先生”,则显得礼貌尊重、且老少皆宜。相应地,对女性车主最多的建议称呼是“女士”或“姐”,不过女性顺风车主比例相比男性车主要低得多。
此外,还有不少网友建议直接叫“车主”或者“您好”,这样既不失尊重,又展现平等,而且避免尴尬,不用考虑年龄、性别等问题。比如,一位山东青岛的车主认为,在目前“顺风车”理念还没被普遍认知的情况下,乘客与车主之间的称谓还是应以相互之间的年龄关系为准,年龄相差不大的可以按兄弟姐妹称呼,相差较大明显有辈分区别的就按叔、姨等称呼,像邻里之间的感觉比较自然。
也有不少网友建议,叫“帅哥”、“美女”、“靓女”、“靓仔”或“老师”、“老妹”等,这些称呼有一定的地域文化特色,不过均体现了顺风车平等互助的属性,又让沟通氛围轻松自然。
从此次集思会的投票和评论来看,支持叫“师傅”的网友多为乘客身份,这也可以看出,乘客端和车主端对车主该如何称呼尚存在偏差,部分乘客认为“师傅”是一种尊称也是一种习惯、或是地域文化的载体,而车主对“师傅”一词则会敏感,尤其是90后、95后的年轻车主。
称呼看似小事,其实却是顺风车平等互助文化的起点,也让用户对于如何称呼顺风车主,怎样的称呼更符合顺风车文化方面,取得了更多共识。据介绍,顺风车行业标准“课题研究组”会就顺风车文化的各个方面,展开更加深入的集思会和讨论。
采写:南都记者 傅晓羚
编辑:甄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