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省内外发生多起居民楼火灾,引发公众对消防安全的广泛关注。1月3日,广东省发出关于禁止占用、堵塞消防车通道的通告。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队也表示,今年上半年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为期6个月的消防车通道集中治理行动。
对此,南都“记者帮”发起“小区消防隐患 你举报 我来帮”活动,南都民调中心也同步抽选了广州市中心六区的24个住宅社区进行实地测评,了解社区消防安全情况。结果发现,本次测评的社区中,不少车主贪图方便将车辆停放在消防通道上,个别社区消防栓破旧不堪,还有部分应急照明灯形同摆设,消防隐患重重。
测评对象及观察指标
南都民调中心在广州市中心六区中随机抽选了24个住宅社区,并从室内外消防通道、电线铺设情况、防火门、消防栓、应急照明灯、疏散指引等方面进行观察,了解社区内是否存在较大的消防隐患。具体测评情况如下:
禁停标识近在眼前,仍有车辆在消防通道上停放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米,且转弯半径应满足消防车转弯的要求。但在测评过程中,研究员发现不少社区的主要通道停满了私家车,俨然一个个露天停车场,导致社区车道过窄,甚至被完全阻塞。
在海珠区的滨江瑞城附近,研究员看到车道两侧均贴有消防通道的标识,且数量颇多,几乎每隔几步就能看到一个指示牌,但仍有大量私家车停靠在此,甚至有部分车辆并排停放,将通道完全阻塞。在小区其中一个消防通道的出入口处,大门和地面均有明显的消防通道标识,一辆白色私家车却停放在门外,还有几辆共享单车也停在门边,发生火灾时,必然影响应急车辆通行。
而在黄埔区的乙烯大院,研究员也看到社区的主要道路旁挂有消防通道的标识牌,但道路两侧仍然停满了私家车。从小区车辆通行情况可见,道路余下空间仍可供小车出入,不过遇到体型较大的消防车时,道路的转弯半径显然不足以让体型较大的消防车通过,存在一定的消防隐患。
除此之外,在荔湾区大鹏花园、康乃馨苑、海珠区晓燕湾、凤阳小区、逸景翠园等社区,研究员都在主要出入口的显眼处看到了“消防通道,禁止停车”的字样。但依然有不少车主视若无睹,直接将车辆停放在标识下方,严重影响应急车辆通行。统计本次测评的24个社区,有超过半数存在消防通道被路边车辆阻塞的情况,一旦发生火灾,消防通道上的车辆又未能及时移位,后果不堪设想。
室内消防通道大多通畅,但部分建筑防火门处于常开状态
在测评过程中,研究员也对建筑内部的消防安全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大部分社区对室内消防安全的重视程度相对较高,测评过程中未发现有杂物严重阻塞室内消防通道的情况。但部分社区在常闭式防火门的使用与维护上似乎存在误区。
本次测评的社区中,白云区南悦花园、番禺区万科欧泊小区、荔湾区金道花苑、黄埔区泰景花园、海珠区滨江瑞城均有不少居民楼的常闭式防火门处于常开状态。
研究员观察发现,这几个社区的消防栓、火警铃等消防设施配置都较为齐全,楼道及户外宣传栏也贴有不少消防安全宣传画。然而,其建筑楼梯间的常闭式防火门几乎都被人为调整成常开门。特别是在金道花苑,其防火门上已明确写有“防火门保持关闭”的字样,但研究员观察该小区多栋居民楼,发现几乎所有住宅、所有楼层的常闭式防火门均为常开状态。
顾名思义,常闭式防火门应当保持常闭,这样在发生火灾时才能有效地阻挡浓烟和烈火的侵袭。一旦火情发生时,防火门未能有效关闭,火势和烟雾可能循楼梯间往其他楼层快速蔓延,极不利于居民逃生。
个别社区消防设施形同摆设,应急灯、消防栓无人维护
除了防火门之外,研究员在测评过程中还发现个别社区在消防设施的维护与检查方面存在漏洞。
在海珠区晓燕湾,除了部分私家车停放在消防通道外,研究员还在住宅楼道内发现部分应急照明灯的插头被拔下,从插头的灰尘和锈蚀痕迹来看,该应急灯似乎已有较长时间未通电。
无独有偶,在滨江瑞城小区,研究员也在个别楼层看到有应急照明灯没有通电,一旦遇到应急情况,这些未能接上电源的应急照明灯只能成为摆设,甚至可能影响居民逃生。
另一方面,本次测评中发现大部分社区的消防栓都有定期检查记录,而且多为每月一检,但也有个别社区的消防栓出现久未维护的情况。在白云区乐得花园,研究员看到部分居民楼的消防栓满布灰尘,上面的封条竟然是2014年所贴,似乎已有五年未被打开检查过。类似地,在海珠区的凤阳小区,部分楼道消防栓的封条已被撕毁,其落款日期为2018年,换言之,这些消防栓也可能在过去一年里无人维护过。
部分社区消防设施被选择性维护
在一些社区,研究员则发现物管对消防设施存在选择性维护的情况:一部分消防设施维护得当、检查记录完善,另一部分消防设施却严重损毁也无人过问。
在天河区乐意居花苑,研究员在社区内看到两个微型消防站。消防站内灭火器、水带、水枪等一应俱全。但走入社区部分居民楼,却发现住宅内部的消防栓损坏情况严重。在美景街17号楼,研究员走遍各个楼层,发现其消防栓均已被破坏,消防龙头阀门也不翼而飞。
类似地,在白云区湛安街小区,其建筑的每个楼层本来都设有一个消防栓,不知为何,物管只对其中部分楼层的消防栓作维护。在小区的13号楼,其2、4、5、7层的消防栓均被严重破坏,消防龙头阀门和消防水带都不见踪影。在其余楼层,消防栓却又贴有崭新的维护记录表和封条。这种区别对待的行为实在令人不解。
少数居民消防意识不足
除了消防栓、消防站等“硬件”的配备,居民的消防意识等“软件”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测评过程中,研究员发现部分社区的居民消防安全意识较为缺乏。
早在2017年12月29日,公安部就曾下发《关于规范电动车停放充电加强火灾防范的通告》,严禁在建筑内的共用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处等公共区域停放电动车或者为电动车充电。但在黄埔区泰景花园,研究员仍然看到有部分住户贪图方便,将电动车停放在楼道内,甚至同一楼层内就停了两到三辆电动车,一旦起火,电动车燃烧速度极快,并会产生大量有毒烟气,后果不堪设想。
而在越秀区东山街道的幸福社区,研究员则看到有居民竟然利用户外悬挂的电线晾晒被子。一旦电线的绝缘层破裂,很可能出现出现漏电甚至起火等事故,十分危险。
老旧社区加设微型消防站,防范突发情况
在本次测评过程中,研究员也看到有部分社区在消防设施的配置上较为完善,值得其它社区学习和借鉴。
在白云区梓元岗社区,研究员看到其巷道较为狭窄,消防车进入存在困难。对此,社区增设了一个安全消防应急站,其水枪、水带、灭火器、消防面罩等一应俱全;建筑内也配有不少灭火器,以备突发情况时使用。
建议:优化停车场布局,落实社区消防器材定期维护
对本次测评的各个社区消防安全情况进行统计,发现大部分社区的消防隐患集中在消防通道被阻塞、常闭式防火门未能发挥应有作用、消防设施缺乏维护等问题上。
测评过程中发现,不少社区消防通道被阻塞是由于停车位不足,业主车辆无处可停。一些社区在建设时并未预见到汽车数量的高速增长,随着越来越多人购置车辆,停车场车位严重不足,部分业主只能将车辆停放在户外的消防通道上,物管对此也无可奈何。
针对这一情况,小区物管和相关职能部门或可尽量优化停车位布局,露天停车位应在不影响消防通道使用的情况下划定,并预留足够的宽度和转弯半径供应急车辆通行。对于违规停车的市民,应当严格查处,提高违停成本。
对于部分社区防火门常开、消防器材缺乏维护的情况,住建、消防、公安等相关职能部门也应当作定期抽检,如发现消防器材维护不当或失效等问题,可及时通知整改,同时加强对周边居民的消防知识宣传,尽可能消除相关隐患,以免发生火灾时追悔莫及。
广州公共服务监测榜第十七期
项目出品:南都民调中心
项目主持:谢斌 张纯
项目执行:南都研究员 李伟锋 文轶然 涂长芳 蔡正广 谢小清 麦仝历 见习记者 魏志鑫 赵青 张思琦 黎玉莹
摄影:李伟锋 文轶然 涂长芳 蔡正广 谢小清 麦仝历
编辑:文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