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代表:社区垃圾分类成新时尚,参与率、准确率仍需提升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原创
原创2020-01-16 20:33

微信图片_20200116191111.jpg

“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在我所在的社区,垃圾分类工作已经成为了新时尚。”在昨日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上,来自基层的省人大代表,广州市荔湾区金花街蟠虬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区燕明分享着工作喜悦。居民垃圾分类理念从过去被动宣传到现在主动了解,楼道完成全部撤桶、定时定点投放,居民参与率与投放准确率不断提高,垃圾量随之减少,让区燕明直言“进步还真的是蛮大的”。


在垃圾分类推进过程中,区燕明察觉到,居民对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分得比较好,但对餐厨垃圾和其他垃圾分类有时不够明晰,回收的资源利用率还有待提升。“例如一个玉米,其实只有玉米粒是餐厨垃圾,玉米衣和玉米棒都属于其他垃圾”。她也提到,目前对于设置垃圾的定时定点和务实投放点的位置,要做到既合理又人性化也有一定难度,垃圾分类的软硬件建设还有待加强,例如垃圾桶、指导垃圾分类的专管员、监督员以及经费等等。

区燕明建议加大宣传和引导,运用垃圾分类的资讯系统、扫二维码等多种方式,让居民随时随地得到指引,提高他们的分类能力。同时,建立长效的源头减量、分类回收、分类资源利用等激励性与约束性制度,通过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方式保障大家的参与率;加强对运输、处置等后续环节的监管,形成全链条的垃圾分类体系,等等。

 

统筹:南都记者 莫郅骅

采写:南都记者 裘萍 冯芸清 吴璇 黄慧萍 莫郅骅 实习生 梁思华

摄影:南都记者 冯宙锋

视频:南都记者 李冠祺 张弛

 

编辑:方军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