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港澳青年到内地创新创业、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带来了重大历史机遇,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空间。广州,与香港、澳门人缘相亲,地缘相近你,文缘相承,也因此吸引着越来越多港澳青年人来到这里学习就业、创业生活。十多年前,来到广州读书的香港青年杨晓欣曾就职于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即将快有机会成为合伙人之际,和同级别的旧同事兼好朋友吴茵一起选择了辞职。她们合伙创办了木启商务咨询有限公司,为初创企业、筹备IPO企业和境外上市公司提供企业架构建议、企业价值评估等咨询服务,同时为政府机构和企业提供培训课程业务。
她们从零开始起步,随着业务的逐渐稳定,如今她们逐步将业务扩大到了线上渠道,自行开发小程序“知微”,以创新的方式提供线上轻咨询服务,她们希望未来,可以用更智能化的方式,为客户提供服务。杨晓欣和广州的缘分并非起步于此,2002年报考大学时,她选择了中山大学就读,4年的广州大学生活后,她通过校园招聘成为了普华永道的第一位港籍员工。“那时家里人也会不明白,为什么不回去香港工作,还会劝我回去。”杨晓欣回忆,以她的专业,当年在香港可以找到银行等收入更为可观的工作。选择广州,除了对城市的喜欢,还有生活上所获得的幸福感,杨晓欣坦言,彼时,广州的生活成本比香港要低很多。在普华永道工作的十余年期间,杨晓欣从一名普通员工一步步晋升到了高级经理的职务,期间也而曾被调到香港工作,又去过英国完成硕士学位课程,再次回到广州工作后,杨晓欣在即将晋升成为合伙人之前,选择了辞职。“在普华永道的时候接触了不少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不同,不少民营企业实力雄厚,发展得也很好,但对于税务,缺乏专业认知,他们又不能不缴纳税收。”不仅仅是杨晓欣个人看到了市场空缺,同事吴茵同样看到了市场机会,加上二人正处于职场瓶颈期,于是,一起选择了辞职创业,成立公司,为民营企业者提供专业服务。杨晓欣透露,创始团队最早开始有3个人,均来自普华永道。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工作方式存在异议,最终,其中一位创始人选择了离开。而杨晓欣和吴茵则坚持至今。时髦的职场着装,急促的脚步、讲话语速,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到创业青年,杨晓欣和吴茵在切换身份后,工作和生活看起来似乎和过去并没有太大的不同。创业期间所经历过的工作模式变化,心态的调整,只有她们自己清楚创业的难与易。
“难是在最开始找客人的时候,虽然在普华永道工作的时候有一些客户关系,但出于同业竞争的约束和对老东家的尊重,我们也不会主动与老客户接触关系,出来做公司,要靠自己一点点完成。”吴茵分享,最早的客户是通过朋友关系圈介绍而来,“第一位客户来的很顺利,但到了第四、五、六位时就变得不大顺利了,因为第一位是朋友介绍来的,到后面会陷入一个瓶颈。”为了能够让更多人认识公司,吴茵透露,从写微信文章宣传公司,普及税务知识开始,到和政府部门合作,为企业和创业青年上培训课都由二人亲自完成。虽然有长达十年的税务咨询经验,和过往上班族的工作方式不同,吴茵介绍,过去在公司上班时,一般不会由个人直接对接客户,而是整个团队和客户进行洽谈,或者大多不会与企业老板直接沟通,而是与企业CFO对接。“当自己创业的时候,面对的是公司最大的老板,谈判过程中逻辑思维和表达方式和过去完全不同。”吴茵回忆,有一次在和一位买女装鞋的电商洽谈时被对方问起“你们最擅长什么?”“惯性思维就开始讲起了我们做财务规划,和业务范围,结果,对方接着问,你最厉害的事情是什么?当时就被问住了,不知道怎么回答,也觉得奇怪,为什么对方要问我这个问题?不是应该问我如何节省税费等问题吗?”她笑着,“结果被老板反过来教育,他告诉我,其实我们应该直接告诉他对于他们这一类的互联网公司来说,最常见的风险是什么?这样他就能看出我们懂不懂行了。”吴茵表示从这次经历后,明白了表达方式的重要性。“现在的工作不是高高在上的咨询服务,而应该站在客户的角度去思考。可以说是更加接地气了。”杨晓欣的另一个身份,是天河港澳青年之家综合服务部副部长,作为来内地创业的港澳青年,她深知创业的不易以及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于是,她尝试通过青年之家等渠道为来广州创业的港澳青年提供帮助。两位受邀作为广东省经信局主办的2018年度广东省中小企业人才培育项目的财税专题讲师。
“在接触了港澳创业青年后,发现很多人对于内地的税务并不了解,常常会问同样的问题,例如内地税负是不是很高?开公司要交什么税等。其实现在内地对于港澳青年创业的条件非常好,因为有机会可以享有一系列减免税的优惠,但很多人并不知道,以为开公司就一定要交高额的税收。”
杨晓欣分享,通过一步步分享,告诉引导港澳青年,在穗创业需要必备的“纳税技能”,帮助他们更加安心地在广州创业、生活。随着接触的客户群体类型不断扩大,积累下来的工作经验为杨晓欣和吴茵带来了新的启发。2019年时,二人尝试开发线上小程序“木启轻咨询财税频道”,为客户提供线上咨询和线下约见的服务。
“木启轻咨询财税频道”,为客户提供线上咨询和线下约见的服务。
“传统的咨询是一个非标的产品,我们希望通过轻咨询的方式,让这个服务变成标准化。”杨晓欣介绍,很多企业主未必能够面对面洽谈,但又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通过线上的方式,可以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平台留下问题,我们可以在24-48小时内进行回复,最快只需一小时。”和过去外企漫长地答复周期不同,杨晓欣和吴茵希望用短平快的方式为客户提供服务。咨询者打开“知微”小程序后,可通过“一键咨询”的方式进入服务板块,据页面显示,“线上咨询”售价为29.9元,而线下约见的面对面咨询服务,价格为500元/小时。除了提供咨询服务,杨晓欣和吴茵还开发了“外籍人士个税频道”的小程序,通过问答题的形式,自助完成税收缴纳的计算服务,给平台上,同时还能计算出五险一金的计算。若无法通过自助服务完成,同样可选择付费的形式,由杨晓欣和吴茵来协助完成税收的计算。
杨晓欣表示,通过将咨询服务的内容和流程标准化执行,对于创业者来说,不需要付出高额费用便可以享受咨询服务,对于团队来说,也减轻了一定的工作压力。
电影《中国合伙人》曾说过,千万别和自己最好的朋友合伙开公司,然而,杨晓欣和吴茵一路坚持,二人在摸爬滚打的过程中,一起学习成长,一步步让公司的业务日渐稳定下来,在行业内也开始小有名气。翻开杨晓欣和吴茵2019年的成绩单,开发了线上小程序,为创业人士推出了线上音频课程等。港澳青年之家参加由天河科技园党委主办的“天河活力跑”活动。
吴茵笑着说,创业不容易,这个过程中让两个人成长了不少,在创业环境下,潜能也被激发了出来。眼界扩宽了,人也成长了。
采访之际,杨晓欣感慨地表示,“大湾区规划纲要出台前,并没有感受到如此深刻,在近两年里,所获得的发展机会,让我们深有感触,在这个时代机遇下,我们有机会可以在大湾区施展拳脚。”杨晓欣透露,除了广州市场,在东莞等地同样有不少客户,她坦言,希望项目可以在大湾区不同城市里都能有所发展。她也观察到随着越来越多港澳青年对内地市场产生兴趣,希望在这里寻找发展机会。作为过来人的杨晓欣建议,对创业感兴趣的港澳青年建议多来内地了解熟悉情况,如果担心人生地不熟,可以通过协会组织的方式,认识内地的创业环境,对大湾区有更深入的认识,找到合适自己发展的机会。采写:南都记者 郑雨楠
摄影:南都记者 钟锐均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南都记者 张沛
点击下方图片可查看历史文章
直接后台留言“合作”或发送邮件至cbdtimes@126.com编辑:夏嘉雯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大湾区大未来-港澳青年创业经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