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谢湘南 1月18日,由设计互联发起并策划、与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以下简称英国V&A博物馆)合作出品的展览“设计的价值在中国”在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的V&A展馆开幕。这是一个综合性梳理在地设计及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影响的展览,展示了价值观的变化如何影响着我们的设计、生产和购买行为。展览是继设计互联与英国V&A博物馆合作,2017年设计互联旗下V&A展馆首展“设计的价值”在本土语境下的进阶重启。
此次展出的138件展品,通过设计风格、应对问题、材料成型、身份与消费、传情达意、讨价还价六大版块,覆盖工艺美术、轻工业与日用品、设计脱贫、生态保护、乡村建设、城市规划、交通、可持续发展、建筑、航空航天、女性、时装、数字化、字体等近30个议题,铺陈当下中国设计不同切面背后的文化思考。展览将持续至12月20日。
聚焦中国设计的发展
“设计的价值在中国”聚焦中国设计的发展,以探索中国不断变化的设计价值和发展格局。尽管中国有绵延数千年的传统造物工艺,但设计一词相对而言是一个新概念。
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与国家现代化同步,近百年来,中国的设计师一直在快速发展和变化的环境中相互学习,并尝试不同的方法。他们致力于融合悠久的传统文化与创新的当代实践,在应对人口、发展、经济与文化全球化等问题上,不断寻找独特的解决方案。
如今,这些来自中国的设计,正在推动全球有关创新、可持续发展、社会平等的对话,提出更灵活、富有批判性与责任感的视角,深入审视我们的世界。
此次展览的策展人之一、设计互联副馆长赵蓉表示,“此次参展的设计师们保持着对社会的敏感度,做出了很多重要的改变,不断使我们意识到这个世界上,在面对焦虑、挑战,价值崩坏之时,永远有充满创造力的希望。”
“设计的价值”策展人、“设计的价值在中国”策展顾问柯鹿鸣(Brendan Cormier)认为,“这一由设计互联策划的展览很及时,它展现了中国设计领域的快速发展历程与前沿趋势。我为重温《设计的价值》的策划理念感到兴奋,并了解到在议题、领域上都很丰富的当代中国作品,以及最新的设计实践。
展览中的亮点展品颇多
南都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此次展览中的亮点展品颇多,包括1962年由顾世朋设计的美加净牙膏包装,是承载着几代人记忆的驰名国产品牌,也是中国早期的出口畅销品;嫦娥一号于2007年绘制的首幅月球三位立体效果图,和中国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在执行首次出舱行走任务时佩戴的飞亚达航天表,映射了中国为人类太空探索做出的重大贡献;中国高通用性动车组列车模型(2011),中国发达的高铁网络极大促进了中国县域经济的发展;向阳新能源的太阳能产品《蜡烛消灭者》(2016)帮助改善了非洲贫困地区人们的生活;张永和与非常建筑设计的吉首美术馆的模型(2019)借用“风雨桥”的形式语言,赋予了当地更鲜活的文化价值;马岩松与MAD的《超级明星:移动中国城》模型(2008)是对未来中国城的想象,创造性地批判了全球化进程中千篇一律的城市;叶锦添“云 CLOUD”系列之一的概念时装《手机》,试图用废弃材料唤起人们对消费主义、环境变化以及对未来的反思;中国虚拟歌手洛天依的万人生日会录像(2019),“洛天依现象”反映出新技术时代下的青少年流行文化新态势等等。
编辑: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