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广州市越秀区共和大街附近的一些商铺纷纷挂起红灯笼与中国结,顿时让街道充满了年味(见图)。普天同庆,欢度新春佳节,为了“蹭热点”,既服务街坊和过路市民,又搞活经济、增加营业额,不少店铺一夜之间秒变年货店,不论之前是便利店、服装店、文具店还是水族店,甚至连粉面店和牛奶店也都加入卖春节饰品的阵容,可谓“一拥而上、全民皆商”。乍一看,店名与销售物品混搭在一起,怎么让人产生一种灵活多变、生机勃勃的赶脚呢。
留意一下近期你家边上的商铺,是不是一种相似又亲切的面孔呢?
大过年的,多说点好听的吧。尤其是特别接地气的广东人,过年什么都可以不讲,但一定要讲意头。所以,在最后,还给您送上一组“喜”、“福”、“发”画面,祝你新春愉快,福如东海,发过猪头(粤语意指赚大钱,发大达,像猪头那样又大又发)!(南都记者 冯宙锋 摄影报道)
编辑:陈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