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武汉大学官微的一条动态让人感动,也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张旃副教授和她的现代版“与夫书”推向公众。在一封抗击新型肺炎的请战书上,她写道:“此事我没有告知明昌。个人觉得不需要告诉,本来处处都是战场!”
南都记者从该院宣传部门获悉,请战书写于1月18日,“明昌”是张医生的丈夫,同在该院工作、担任神经外I科副主任的李明昌教授。据介绍,张旃副教授目前已长驻留观室,上班时间穿防护服,不能接触手机,“她忙得没有时间接受采访!”
同日,南都记者从武大人民医院和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获悉,张旃曾在广东省二医参加2003年抗击非典,承担了大量SARS病人的救治工作。她曾表示,“从中学到的经验是沉着冷静、科学应对,对普通人来说,更是要避免恐慌、加强防护、科学就医。”
曾在广州参与非典抗战
武大人民医院提供的简历显示,张旃,女,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目前就职于武大人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II科,任党支部书记一职。2003年就职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该院为广东省应急医院,当年承担了大批的SARS病人救治工作。2012年,张旃调入武大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工作。
武大官方微博提供的短信内容显示,张旃在给领导的短信中写道:“在一个看不见敌人的战场,将无人可以幸免!我申请长驻留观室,对病人进行下一步的分检工作。好处在于不再需要不停地院内会诊,可以减轻其他医生的负担,病人也可以获得延续性治疗,留观室的床位也可以流动起来。如果领导们同意,请告知胡教授,不安排我在科室的值班,同时停掉我的专家门诊,另外,请加强留观室的防护,固定下级医生,不参与迎检开会等任务。”
最后,她特别注明,此次请愿并未告知自己的丈夫——同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工作、担任神经外I科副主任的李明昌教授。“此事我没有告知明昌,个人觉得不需要告诉,本来处处都是战场!”
丈夫表态支持其决定
南都记者注意到,武大人民医院公众号2019年8月14日的推文显示,张旃是该院第二届中国医师节“医疗菁英”获奖人。
为庆祝2019年“中国医师节”,该院依据DRGs综合评价体系结合医疗质量安全评价指标,综合选出了22位获奖人。张旃的颁奖词《同呼吸共命运》中提到,“她是一位爱生活、爱工作、爱家庭的医生妈妈。她致力于没有围墙的呼吸ICU思维推广,将重症思维带入普通呼吸系统临床工作中,从而做到呼吸系统重症患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在延长患者寿命的同时也关注患者的生存质量。”
武大人民医院宣传部门工作人员介绍,张旃作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II科党支部书记,该科室日常就是重症呼吸系统疾病集中收治地。不过,本次疫情的传播和严重性,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据悉,本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来,张旃持续奋战在一线,并随手记录下所行、所思。据宣传部门提供的张旃手记显示,她一直保持连续的、高强度的工作。“周日夜班……要兼顾发热门诊和二楼留观室。从还没到上班时间,就开始接会诊电话,我数了数,从5点到10点45分,一共24个医疗电话。精神一直处在高度紧张之中,体力也是极大的消耗。”
“8点到17点,54个工作电话,40多个病人查房,全院大会诊3次,急会诊多得不记得了。午间休息10分钟,因为低血糖发了。发了一次脾气,因为去发热门诊会诊,一堆病人围着,医生看病艰难。”张旃在手记中记录了工作的不易。
1月18日,李明昌从朋友圈获知妻子的请战书后说:“我坚决支持她的决定,但我更希望她能在救治病人的同时,保护好自己和同事。我等着你们凯旋!”
采写:南都记者 诸未静
编辑:张亚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