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郭介生
25岁,江西上饶人,从事消防救援工作8年,广州市海珠区南洲消防救援站战斗班班长,工作以来参与的灭火与抢险救援超过3000场,连续8年获得广州消防支队荣誉证书。
从一名普通的消防员,经过自身孜孜不倦的学习,先后考取了消防车辆驾驶证、IRATA国际绳索证书,成长为一名业务技能娴熟的消防多面手,多年如一日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浇筑自己的消防梦。
坚守感悟:八年来一次也没有回家过春节,今年也不回去,24小时要处于一个战备状态,只要有任务,我们第一时间就出动。
刚刚开始的时候看到提着行李箱的人回家过年,内心真的很想回去和家人团聚,现在时间长了已经习惯了,想想每次救援成功后,被救人对你微笑的那一刻,就会让你发自内心地觉得很值得。
对于家人,会有一些歉疚,每年都不敢早早的告诉父母今年不回家过年了,都是临近年三十的时候才敢讲实话,但是舍小家顾大家的也不是只有我自己,很多人都会这样选择的。
汶川地震时萌生的消防梦
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救援画面触动了刚上初一的郭介生,“当看到地震现场一名消防员在当时十分恶劣的环境下不顾自己的安危把人救出来,我当时内心特别的受触动,就想长大后做一名这样的消防战士。”郭介生说。
成为一名消防员的梦想一直伴随着郭介生的少年时代,直到他2012年高中毕业,恰逢征兵,郭介生毫不犹豫应征入伍了。“顺利地成为了一名消防兵。”郭介生说。
怕父母担心 隐瞒消防兵身份真相四年
郭介生的父母只知道他是去当兵了,并不清楚他们的儿子从事的是高危的消防兵。“怕他们担心,胡思乱想,索性就不告诉他们真实情况。那时候最怕有媒体报道我们,怕父母从媒体渠道发现真相,直到2016年,他们才知道我是消防兵。”郭介生说。
每年春节,郭介生家里的亲戚都会从四面八方赶回江西上饶团聚,由于自己工作的性质,每年都要缺席家庭的聚会,郭介生从最初的翘首期盼到现在的习以为常,他说如果再选择一次职业的话还是选择消防。
勤学好问 不断增长新本领
“印象最深的就是一次交通事故中,驾驶员追尾后把自己卡在驾驶舱里,我赶到后开始安抚他的情绪,并帮他给家人通电话,后来我们把他成功解救了,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像当年地震中的消防员一样,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内心是无怨无悔的。”郭介生说。
刚刚参加工作时,郭介生认为勤快是最好的见面礼。平时他喜欢跟在班长后面,打打下手、跑跑腿,没事就多看、多学、多问。因为努力,身边的人都喜欢教他带他。
“他刚来时候就是管管设备,做一些很初级的工作,后来我们发现他很上进,做事也很踏实认真,到现在已经是一名非常成熟的消防员,他已经开始带新人了。”南洲消防救援站指导员林一飞说。在一次救火中,郭介生发现驾驶消防车是一件特别了不起的事情,因为驾驶消防车有着严格的要求,一旦有事故发生,无论事故点是什么地形,消防车一定要准确及时达到现场,这也要求消防车驾驶员的技术和心理素质要过高过硬。
“我觉得开消防车特别骄傲,为了学开消防车,我每天都积极主动地去完成班长交待的任务,后来班长觉得我比较认真,就推荐我去学习考试,基本上白天正常参加训练,晚上和周末的时候就去学习交通知识,大概三个月就考下来了,摸到方向盘的那一刻觉得责任特别重大,使命特别光荣。”郭介生对记者说。
2014年考下来消防车辆驾驶证后,在一次救援抢险任务中,郭介生车上的救援装备出现了故障,只能重新抽调另一组救援队伍前往,郭介生当时心想,如果自己会检修就可以节约救援时间了。
回到单位,郭介生并不只是想想而已,他来到器材室,利用周末休息的时间自愿去帮助消防装备技师盘点器材。消防头盔、灭火防护服、有毒气体探测仪、照明设备、侦检器材等等上千种器材都是郭介生日常学习的对象,见他有这么强的兴趣和钻研韧劲,消防装备技师便把消防器材的修理技术和管理方法传授给他。、
2014年底,郭介生成为一名出色的消防车驾驶员兼消防装备技师,接下来四年多的时间里,从装备性能、参数到操作程序、保养维修,他都掌握得一清二楚,如数家珍,为消防员救援抢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学无止境 一举考下IRATA国际绳索证书
2018年12月,郭介生被单位推荐参加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队开展的第二届高空救援绳索技术培训班,这在全广东仅有20个名额,最终郭介生以优异成绩顺利拿到IRATA国际绳索证书。
据悉,IRATA系统是全球最权威最严格的绳索技术体系,取得资格对高空救援很有帮助。据悉,IRATA资格考试的考官由国外专家担任,考试标准非常严格,如果有一个小绳结搞错都会被淘汰。“为了通过,我反复练习,虽然会觉得枯燥,但是想到既然来学习了就一定要有所收获,学会后,我可以在救援中去救助更多的人了,想到这里我就觉得很有意义。”郭介生说。
8年春节未回家 其实他也想回家团聚
今年春节是郭介生不回家过节的第八年。除夕一大早,郭介生就去海珠区居民小区进行消防通道整治工作,一年365天,除去休假外,他是24小时在岗的,警铃只要响起,就要立刻穿好战斗服跳上车直奔灾害点。“警情一来,是来不及想自己的危险的,就想赶紧冲,把人救了。”郭介生说。
对于郭介生来说每年最忐忑的时候不是去救援现场,而是打电话告诉父母春节不回家的消息。进入腊月,父母就会经常打电话给郭介生,问他今年是否回家过年?每当父母来电话时,郭介生从不敢直接说不回去了,都是含蓄说定不下来,直到临近除夕才敢告诉父母。“今年也回不去,父母也习惯了,就说过年打个电话回家就行。今天一直忙还没时间给家里打电话。看到提着行李箱的人回家过年,其实我也很想回去过节,但是这里更需要我,没有什么特别的。”郭介生对记者说。
追梦少年变战斗班班长 为新队员进行“传帮带”
从2008年5月到2019年5月,郭介生从怀揣消防梦想的少年成为战斗班班长,开始消防救援的“传帮带”工作,为新入职下队实习的队员,传授灭火救援知识、经验、技能,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和新队友分享交流自己的“小窍门”“小方法”。
“以前我的班长在我心中是一名偶像,包括我学开消防车,就是觉得我的班长开起来的样子很酷,如今我也成为了班长,接下来也会为新队友树立榜样,无私分享我的经验,继续守初心,担使命,坚守我的消防梦想。”郭介生说。
郭介生的事迹也并非惊天动地,但平凡孕育高尚、细小昭示博大,他把对消防事业的一片赤诚融于了他的行动,8年,2920个日与夜,70080个小时,郭介生用自己的踏实认真与平凡坚守浇筑了自己的消防梦。
郭介生告诉记者,消防队伍里其实有很多无私奉献的人,而他只是这个队伍里最最平凡的一个,他也只是做了一名消防人该有的样子。
采写/摄影 南都记者 赵青 马辉
编辑:易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