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飞机这么密封的空间、座位挨的那么近,会不会不安全?消毒液能带上飞机吗?飞机来往那么多人,会不会不干净?不少近期出行的旅客都有各种类似的疑问。近日,民航局飞行标准司相关负责人指出,飞机在设计时已经考虑了运行过程中的通风要求,客舱空气每2到3分钟置换一次,每小时置换20到30次。飞机通风系统主要使空气上下流动,这种循环方式可以有效降低病毒在飞机上扩散蔓延的可能。
据悉,在公共交通工具中,飞机被视为疫情期间相对更为安全的一种,这得益于飞机本身强大的空调再循环系统。飞行中,由于压差,舱内每小时要主动换气15~20次,即每隔3到4分钟,整个客舱的空气就会更换一次。由于交换进客舱内的空气是经过飞机发动机引气系统引入的,且由超过200摄氏度的高温气流再冷却而成,这个过程本身即完成了对空气的高温消毒。
每4小时消毒一次摆渡车等载客车辆
疫情当前,航司对摆渡车等进行定时消毒。如东航方面,对摆渡车、客梯车等载客车辆每4小时消毒一次;飞行器过站、短停航班,使用飞机客舱清洗消毒剂对客舱内日常需清洁擦拭部位进行喷洒、擦拭处理。
航后及深度飞机必须对原需擦拭清洁部位使用飞机客舱清洗消毒剂进行喷洒、擦拭处理;所有机组成员执行航班任务前,必须经过身体检查,量体温,确保身体状况良好后才能执行航班任务。机组人员在客舱服务过程中全部穿戴好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
疫情防控 乘飞机这些物品不可随身携带
消毒用品酒精含量超过70%的:不能托运,也不能随身携带;酒精含量小于等于70%的:可托运、每瓶不允许超过500毫升
自加热食品:不能托运,也不能随身携带
疫情防控期间,除了平时正常乘机禁止携带的危险物品外,常见的疫情防控及相关物品,比如医用口罩、N95口罩、护目镜、普通防护服等不会造成安全隐患的物品,携带乘机是没有限制的。
值得注意的是,酒精棉、免洗洗手液等消毒用品种类较多,需要看物品的具体成分。如果酒精含量超过70%的话,旅客是不能托运,也不能随身携带的。酒精含量如果是小于等于70%的,是可以托运,托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放在零售的包装里面,每瓶不允许超过500毫升。
目前市面上还有一些标识是不含有酒精的,它有一个叫异丙醇,但是异丙醇与双氧水、84消毒液、消毒泡腾片等等一样,属于航空运输的危险品,旅客是不能托运的,也不能随身携带的。
有些旅客特别关注自身健康,习惯经常用体温计量体温,要注意的是,水银体温计是属于不可以随身携带的,只能作为托运。而且托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水银体温计必须放在保护盒里面,一定要有保护装置的。
电子体温计是可以作为托运,也可以作为随身携带的。但是有一点要注意,电子体温计如果里面是含有锂电池的话,锂电池一定要注意是不可以超过100毫安,而且一定要做好防短路的措施。
考虑到安全问题,疫情期间很多航空公司取消了餐食供应,旅客就餐不是十分方便。除了常规的禁带物品外,东航地面服务部工作人员表示:可以自加热的食品是要特别注意的,因为里面是含有一种释放易燃气体的镁粉,还有铁粉,它是属于是危险品的,不能托运,也不能随身携带的。
采写:南都记者 钟丽婷 通讯员 萧嘉宁
编辑:黄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