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李春花 通讯员白恬 疫情当前,广州医务工作者进入紧张的工作状态。目前,广州采供血工作面临挑战,为了保障医疗用血,他们再次义无反顾挺身而出。
2月7日上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开展了无偿献血活动,院103名职工参与了献血。值疫情特殊时期,为避免献血者聚集,医院红十字会采取分时段错峰献血,做好采血和献血人员的防护。短短一个上午,该院103名职工参与无偿献血,献血总量为22500毫升。
援藏归来抗疫又献血,缺血时医者也着急
该院急诊科副主任胡峻岩刚结束为期半年的柔性援藏任务,一回到广州就返回急诊工作,与同事们一起投入到抗击新型肺炎的任务中。
得知医院组织献血,考虑到近期其他同事因为抗疫工作很辛苦,担心献血会让同事抵抗力受影响,胡峻岩第一时间代表科室报了名,他在群里“调侃”说:“我刚从高原回来,我去献血正合适。”胡峻岩介绍,在高原待了大半年,缺氧的环境会让红细胞代偿性增多,血液里红细胞的数量会多点、血红蛋白也相对会比较高。
献血是胡峻岩多年来的习惯,从读大学开始,到医院每年组织的员工献血,胡峻岩都会报名参加。“其实在临床,缺血的时候,我们比患者还急”胡峻岩说。身为医务人员的他,曾切身体会过有的患者因为缺血病情稳定不下来,他的心里也跟着着急。
“现在是疫情特殊时期,大家都不出门,献血的人少了,经常看到同事说用血不足”胡峻岩说,特殊时期,医者献血也是用另一种方式在救人。
抓住工作间隙赶来,献血是她力所能及的贡献
刚结束上午的门诊,广医三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刘宇明,急匆匆地赶到了献血现场捐献了200毫升血液。“一会还有很多事做,趁现在挤出点时间过来献血。” 刘宇明说,她昨晚值夜班,已经连轴转了近30个小时。
17年前抗击“非典”的战场上,当时正怀孕的她也坚持在门诊一线接诊,作为一名“老兵”,她没有太大的心理压力。在刘宇明看来,献血是应当的,也是她力所能及的事情。刘宇明说,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带头站出来献血,为社会尽一点绵薄之力非常有意义。她基本上每年都会献血,已经坚持了十几年。“党员任何时候都要起先锋模范作用,尤其在这种关键时刻。” 作为一名党员,刘宇明认为这也是她应尽的义务。
坚持献血20年,希望带动市民渡采供血难关
从大学期间开始,广医三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王世祥坚持献血到现在,已经走过了20年个年头。他同样从门诊赶来,想着献血后抓紧回到工作岗位上,还有手术在等着他。
“从走上医学这条道路开始,献血仿佛就成为了我的本能。” 王世祥告诉记者,献血能够帮助他人,如今广州采供血工作面临挑战,医院的医务工作者都积极报名,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也会动员自己的亲朋好友一同站出来,帮助广州采供血工作度过现在的局面。”他希望,能够通过医务工作者的引领,带动社会各界认识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积极献血,让广州的医疗用血得到保障。
通讯员供图
编辑:杨存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