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复工潮来临,如何有效应对?企业需要哪些帮助?今日,南都继续推出“深企复工”系列调查,了解企业的困难及需求,及市区两级政府将采取的支持及纾困举措。
持续运营,提前复工,成为众多深圳家门口商超的真实写照,并发起“员工共享”计划,向受影响停工严重的餐饮等行业租员工。南都记者走访了解到,从“齐齐减租”到“共享员工”,零售及餐饮等行业在不断积极联合自救。一些企业则采取远程线上办公的方式,一些企业则推迟了复工计划。
商超:持续运营,提前复工
对深圳这样一个移民城市,传统的春节并非是运营黄金时期,年前三天才是订单量高峰。而大年初一至初三,反而不会有多少人出门或者线上选购。因为疫情的突然到来,深圳的商超遇上了最忙碌的春节,有电商表示线上单量激增四倍,春节第一周就有40万单。
持续运营,提前复工,成为沃尔玛、盒马鲜生、家乐福、华润万家等众多深圳家门口商超的真实写照。对于商超企业而言,口罩物资确实存在一定紧缺,但是会优先保障自家员工的使用。随着消费需求增长,商超需要更多的人手。
2月3日,盒马鲜生率先发起“员工共享”计划,沃尔玛、永辉等跟进,零售商超向受影响停工严重的餐饮等行业租员工,西贝筱面村、奈雪的茶、探鱼等深圳知名餐饮企业身影现身其中。
在盒马深圳香悦里店,一名云海肴的员工已上岗,正在分拣蔬菜。据介绍,因为餐饮门店的员工本身就经过培训且持有健康证,所以可以较快速地上岗。在盒马门店,他们的岗位也比较灵活。
“有些一线员工已经连续上班半个月之久,没有休息。本来的调休也很难做到,因为疫情很多员工不能返程,人员缺编、工作量加大很常见。”在盒马鲜生相关负责人看来,门店的分拣、配送人员岗位急需补充,而这也正是整个行业里可以最快和餐饮行业所对接的岗位,灵活机动又可以快速培训上岗。但对于采购这类岗位,涉及统计、采买、补货,需要一定专业知识,虽然缺人但无法快速补齐。
零售商超:跨行业自救“共享员工”
在零售商超,跨行业自救是另一道风景。从“齐齐减租”到“共享员工”,行业在不断积极联合自救。西贝筱面村,是餐饮行业中其中一家积极推动“共享员工”计划落地的企业。在深圳,它有25家门店,如今这个连锁餐饮企业却只保留了线上外卖服务。
何时复工?西贝筱面村深圳总经理齐立强有自己的担忧,“我们的中央厨房、员工、原材料都在,随时都可以复工,但是消费者敢来聚餐、愿意出外消费吗?关键还是要看疫情的防控如何。”据深圳餐饮业内人士称,多数餐饮企业这段时间的经营情况,较疫情前下滑超过95%,除了少量的一些外卖订单,不少餐饮门店的收益几乎为零。
不过,“共享员工”的计划对于西贝筱面村这样的企业来说,还是有所助益。毕竟对于餐饮这个快速运转、高度依赖现金流的行业而言,减少人流成本和租金将有助于挺过难关。
西贝筱面村深圳总经理齐立强介绍道,一般房租占到营收的10%,人工占营收的25%到30%,这还没算初一到初三3倍工资和初四到初六的2倍工资”。
对餐饮行业而言,把员工租给零售、电商,有助于减少人力成本支出,帮助行业走出现金流困境。对零售电商而言,“共享员工”计划的推进有助于缓解行业此疫情期间用工荒的问题。这本质上是一个双赢选项。
不过,把员工租出去的同时也要考虑员工的安全问题,与员工住宿地匹配尤为关键。西贝筱面村也与盒马、沃尔玛、山姆等众多零售在洽谈相关合作事宜。“要给员工找事情做,但是更要确保他们的安全,其中离宿舍近是一条最关键的匹配原则。因为隔得太远,员工上下班、通勤交通都成问题,而且也会担心健康问题。”在齐立强看来,与门店、宿舍匹配最好,目前一家山姆的门店与西贝筱面村门店高度匹配,有望安排员工尽快上岗,他透露。
餐饮行业开拓线上订单
餐饮、酒店与零售、电商等行业目前正在积极推动共享员工计划,以帮助自救。在这个时期,自救便是救人,员工也需要找到事情去做。而在“共享员工”计划之外,餐饮行业也有别的措施。
“线上订单生意要好好开拓,所以我们也会不断更新外卖菜单,因为消费者的需求也是不断在变的。”齐立强跟南都记者讲起目前深圳门店的线上生意,大多数门店一天平均下来有30张左右,最好的门店外卖生意大概在100单左右。相比于往常,目前线上订单的生意多是家庭单,客单价高但量小,这是因为还没有复工没有上班族的订单。
此外,更好的用工排期也是措施之一。给员工合理、精密地安排工作,有助于餐饮行业、酒店行业更好用工。
多家深企:成立疫情应对小组 线上远程办公为主
此外,深圳一些企业也计划2月10日复工,但有的成立疫情应对小组,主要以线上远程办公。有的则提前准备了防疫物质,等待区里的复工通知。
2月10日,深圳企业奥电高压公司将开启在家办公模式。据其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便于外省返深员工进行自我隔离,也为了避免出现大量人员集中办公,公司目前主要采取员工居家远程办公的方式。
奥电高压公司是深圳本土成长的电力设备龙头企业,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该公司准备了一批防疫物资,例如给员工准备口罩、测温枪、消杀用品如八四消毒液等等。而针对疫情高发区,奥电高压公司要求湖北省的员工现在仍要按照要求在家中隔离,必须在接到允许返深的通知后才可返深。
“我们公司员工目前没有确诊的病例,复工部署都在可控范围内。”上述负责人介绍,应官方要求,“四个到位”(防控机制到位、员工排查到位、设施物资到位、内部管理到位)已全部到位。公司已经成立了疫情应对小组,由公司副总裁任小组组长,组织防疫工作,责任层层落实到人,员工信息实施按部门和地域交叉追踪,每日统计报备。
此外,深圳一家激光企业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年前该公司部分生产部门就计划初七初八复工,考虑到疫情,提前准备了防疫物资,“但区里面考虑到疫情还比较严重,不让提前复工,还在等区里的复工回执”。
“我们公司分为生产部门和职能部门,生产部门必须到现场才能开展工作,财务、人力、法务等职能部门尽量以远程办公为主。必须到现场,需要提前备案。”据了解,该公司也成立了防控疫情工作组,由总裁亲自担任组长,各个事业部负责人担任副组长。
企业推迟复工:正积极申请减租
面对疫情,也有一些企业采取推迟复工的方式来应对。
疫情爆发时,王先生的初创企业在深圳刚开张不到一个月。他与合伙人在交通便利的福田区车公庙本元大厦写字楼里租下超过10个现代化的会议室,专门承办会议培训场地租赁业务。按照专业人士的市场分析,估算最迟到2020年3月,该公司就能实现盈利,所以王先生常常站在本元大厦的会议室里望着深南大道憧憬着未来。然而在春节前接完了最后一单生意,一场传染病在全国的肆虐,就打乱了他刚刚开始的创业步伐。
目前许多企业尚未开工,且受疫情影响,国家也不提倡大规模的人群聚集。“因为要等所有的企业都走上正轨,所以我们的复工时间打算定在本月底。”王先生说。
初创小企业相对灵活,员工数量也很少,为员工购置口罩以及对场地、设施的定期消毒对王先生来说并非难题,最大的困难则来自于房租。王先生的公司年后至今未接到订单,会议室一直空置着,也就意味着在没有任何收入的情况下还要支付场地租金。
“疫情对我们培训行业冲击更大,必须得等一切完全结束之后才可以继续进行。现在对我们影响最大的就是房租问题。”王先生介绍,公司现在正积极的申请减租,希望业主能在特殊时期减免小企业的房租,“那对我们真的是会有很大的帮助。”
企业推迟复工:小型IT外包企业继续远程办公
南都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受疫情影响,深圳市很多小企业并不打算在2月10日集中开工。龙岗区一家小型信息和通信技术外包企业财务邱女士告诉记者,该公司至今未通知具体的上班时间。目前公司提倡远程办公的方式,员工们都在家办公。一方面由于年前公司未采购到批量口罩,员工自行购置口罩又比较困难,公司考虑到人群聚集办公可能造成病毒传播,故延迟开工,继续采取远程办公模式;而另一方面,该公司作为一家小型外包公司,员工数量不大,且还有许多员工在客户方办公,所以远程办公也不会对公司业务造成影响。
邱女士向记者展示了公司人事每天向其发送的短信,短信中提示勿到公司,尽量在家远程办公。对于延迟开工这件事,她认为,当前小公司员工在公司外灵活办公是很明智的方式,“万一有人感染得给社会增加多大负担!我们公司反正也没多大,就几十人,听我们老板说,深圳好多小公司也暂不复工,有些甚至推迟到18号上班。”
统筹:南都记者张小玲
采写:南都记者陈盈珊 程洋 王童 张小玲
编辑:陈欣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专题/深企复工调查:防疫物资到位吗?如何渡过短期困境?
2020,科学复工 ,携手“抗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