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上午,佛山市举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四场新闻发布会。会上,佛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钟端章介绍,截至2月8日,全市提前复工备案企业共计868家,接下来将分类推进各类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并多措并举,帮助企业解决原材料不足、招工难、物流成本高、缺乏防疫物资等一系列应对疫情造成的生产经营困境。
钟端章介绍,佛山已建立起市、区、镇三级联动机制,共同做好我市企业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工作,镇(街道)领导、干部实行包干制度,对规上工业限上商贸流通企业要建立直接联系机制,专人负责。接下来将分类推进各类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
首先全力保障城乡运行必需、疫情防控必需、群众生活必需和其他涉及重要国计民生、供港供澳及特殊情况急需复工的相关企业,以及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复工复产。截至2月8日,这部分提前复工备案企业共计868家。
其次,影院、剧场等文化娱乐场所,各类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等,旅游景区、旅行社等文化旅游业以及经营单位复工复产,要结合疫情防控实际情况从严把握。此外,将积极稳妥推进除前述两类企业外符合复工复产条件的企业复工复产。
钟端章提到,企业应采取错峰返岗措施,非关键岗位人员鼓励延后返岗,对仍滞留在疫情重点地区的员工,要态度鲜明劝其暂缓返岗,更要准备必需的疫情防控物资(口罩、手套、测温仪等防护物品和洗手液、消毒水、酒精等消杀用品),落实隔离场所,有条件的企业要实施弹性工作制。“凡是达不到防控要求的一律不许开工,凡是出现确诊病例的一律停工停产,凡是存在重大疫病防范风险而又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一律停工停产。”钟端章强调。
从行业看,涉及民生稳定的商场超市是最早复工的一类企业。佛山市商务局副局长黄铁介绍,自疫情爆发以来,有部分商贸流通企业未曾停工,大部分大型超市持续对外营业。为加大生活必需品供应力度,各级商务部门还动员辖区中小商超复工营业,截至目前,中小型超市开业率95.58%,社区生鲜店开业率96.19%。
针对有进出口业务的企业,佛山各级商务部门鼓励复工企业加快恢复进出口业务。前期商务部门对207家外贸企业进行了线上调查,有三成左右的企业反映年前的订单受疫情影响未能如期交付。黄铁表示,建议外贸企业在复工前先与海外客户取得联系,商讨延迟交付订单的解决方案,正式复工后加快处理积压订单,尽量将损失降到最低。
此外,佛山的建设项目复工也在有序进行中。会上,佛山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宗纪昌介绍,目前全市各类建设项目在建工地1761个,最高峰的务工人员超过15万人。在疫情防控阶段,结合建筑建设行业工地量大、面广、人员多、来源地比较复杂的特点,现在基本上都处于停工状态,“企业未完成防控组织架构落实、人员责任分工落实的不允许复工,这是一个前提。”此外,要求可以延后开工的工地和项目,延后开工;可以延后开工的工种,延后开工;可以延后开工的工序和工点,也延后开工。
会上,钟端章介绍,近期走访发现,不少企业和行业协会,部分企业反映目前面临原材料不足、招工难、物流成本高、缺乏防疫物资等一系列困难。我市出台了《积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共渡难关十条政策意见》,在减免中小企业部分税费、延期缴纳税款、捐赠支出税前扣除、实施援企稳岗政策、延缴社会保险费、减免中小微企业租金、保障疫情期间企业信贷稳定、重点满足疫情防控物资重点生产企业资金需求、支持防控防疫物资进口、支持物流企业配送防控防疫物资等10个方面支持企业共渡难关。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国斌介绍,目前佛山已经暂停了现场招聘会和外出劳务对接活动。市、区两级人社部门联动成立了工作组,组织业务人员和第三方技术服务公司将全部现场招聘会进行技术处理转为线上招聘活动。同时,各级人社部门已制作网络招聘会信息和操作指南,提前收集空岗信息和求职信息,通过网络、媒体、微信公众号、企业招聘群、个人朋友圈等各种方式进行宣传和告知,引导供求双方进行在线对接。
其中,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在2月3日通过“佛山人才网”举办网络招聘会,设置了网络招聘专题页,市和五区均在其中设有招聘专区,还针对制造业、服务业、高新技术企业等企业类型以及普工、高校毕业生、实习生、退役军人等求职群体划分招聘求职专区。提供“全天候”“不打烊”的线上招聘服务。截止到2月8日下午15:00时,网络招聘会合计参加企业1529家,提供职位8082个,招聘人数39328人,投递简历合计3049人(次)。
编辑:何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