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课”:顺德“95后”数学老师,自制手绘漫画视频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佛山
原创2020-02-11 16:38

鉴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根据广东省政府的要求,全省中小学、幼儿园2月底前不开学。在疫情期间,省内所有学校“停课不停学”,开展“云上课”。

近日,顺德区第一中学(以下简称:顺德一中)高一年级的数学老师关嘉欣,制作了一节趣味网络数学课。她让漫画成为一种教学工具,把复杂的数学概念“向量”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750x400_5e424d8520ced.png

750x1542_5e424d7dcdd26.jpg

750x423_5e424d7d57ec4.jpg


5分钟手绘漫画视频讲解数学知识

疫情期间,为了让学生们“停课不停学”,顺德一中早在1月29日就制定了延迟开学教学预案工作方案。学校组织各学科的老师制作相关的教学网络课程,在2月10日后依托学校自有的教学平台陆续向学生推送。

“95后”的关嘉欣,是顺德一中高一年级的数学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她遇到这样的困惑:如何将枯燥的数学知识,通过有趣的方式教给学生?“我的学生都是‘00后’,他们接收信息的渠道很广泛,接受的信息也很丰富。如果在教学中仅仅照本宣读的话,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关嘉欣认为,这是一个输出倒逼输入创新的过程。

于是,在疫情期间,关嘉欣创新性地运用了手绘漫画的方式,制作了一个教学视频。在这个时长5分多钟的视频里,关嘉欣用漫画、动画讲解等多种方式,介绍了向量的历史、向量的概念等知识。其中,在介绍“数量”和“向量”的区别时,她把这两个概念都拟人化,并设计了对话。“数量”问:“哥,为什么我长大后还是成为不了你呢?”“向量”回答:因为你没有方向。在视频最后,她写了一句“数可争分,亦可for fun”。

在关嘉欣看来,作为一种直观形象思维与知识点紧密结合的呈现形式,漫画更容易为学生带来视觉与思维的双重冲击。视觉思维具有形象性、直观性、丰富性的特点,能够有效的传递语言、文字难以表现的信息。“用漫画学数学易于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缓解或消除他们学习枯燥难懂知识时的烦躁情绪,使他们更加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提高学习效率。”

750x432_5e424daa15595.jpg

750x493_5e424da94b0f3.jpg

  

研究数学史和教学是她的兴趣

关嘉欣是漫画爱好者,热衷于手绘漫画。在五年前,刚进入学校当老师时,她就尝试在让漫画成为一种教学工具。刚开始,她仅仅是将每一章数学的知识点,用漫画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是静态的形式,但相比枯燥的数字和文字就形象多了。”

有了手绘漫画的基础上,这次关嘉欣尝试了手绘漫画视频。在自学手绘漫画视频软件,她就花了一天的时间,“上网查了很多资料去自学。”最后,她花了差不多一天半的时间,制作了这节趣味数学课。这是她平时备课时间的两倍以上。

更有意思的是,在这个数学课视频里,她不仅介绍了“向量”这个概念,还介绍了它的历史与来源。“我喜欢研究数学史和教学,所以我课堂另一个特色就是,会介绍很多数学历史,让学生知道这些数学概念是怎样来的。”数学历史,不在教学大纲中,所以关嘉欣需要费时间与精力去查找相关的资料。

漫画与数学历史,是关嘉欣数学课堂的两大特色。但是这些特色,在关嘉欣之前任职的学校里就得不到认同。这曾让她感到很挫败,“有些人认为,这些都不能让学生快速提高分数,还不如在课堂上多做题。”经过五年的教学实践,关嘉欣认为,这种方式不能“立竿见影”地让学生的成绩提高,但长期坚持地话,还是能看到好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关嘉欣的微信公众号上,她发表了多篇用漫画形式呈现的数学史文章,如“谁动了我的微积分”、“史说微积分”等等。

关嘉欣从小学就立志要做老师,她希望通过自身树立榜样来影响她的学生,“我希望做做更多新的尝试,也做得更好,为学生树立一个榜样,从而影响他们,或者给予他们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采写:南都记者 胡嘉仪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何惠文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滚动更新:最美逆行者海报全城刷屏,佛山人请抬头看夜空中最亮的星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