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疫情故事:返乡路上路过武汉站时,车厢内人人戴口罩不敢走动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0-02-16 18:29

疫情发生得要比想象中快,但即使这样,也有一批人已经在路上了。回老家的时候,氛围比往年严肃,从老家回深圳时,这种层层包裹的严肃氛围则更为加剧。

WechatIMG22.jpeg

2020年1月23日。深圳北站。当天第一趟由武汉开来的高铁G1001次抵达深圳北站。不少乘客戴着口罩下车。南都记者 赵炎雄 摄

去程:返乡时“戴着口罩搭地铁感觉很奇怪”

戴着好不容易买来的口罩,湘湘踏上了返程之路:先从公司搭地铁去深圳北,再从深圳北坐高铁回湖南。这一路上,湘湘发现鲜少见戴口罩的人。当天正值下班晚高峰,拥挤的地铁4号线上一节车厢大约也就两三人戴了口罩。到了车站候车室戴口罩的人稍微多点,但仍是少数,“家里有小孩的,还有就是年轻人,可能戴得多点。”在检票口,工作人员也未有佩戴口罩。

湘湘返乡之时,正值春运春运出行高峰。“深圳北站候车大厅全都是人,你都分不清哪里是排队检票的队伍。”湘湘回忆,候车厅站满了人,还有不少人或蹲或坐在地上。上高铁后,车厢交接处也站满了人,都提着大包小包,还有很多小朋友。湘湘说,当时跟她隔着过道的就有两个带小孩的家庭。落座后两个小孩玩熟了,在过道里嬉戏起来,逗得旁边的大人们也都乐了。“当时整个车厢都弥漫着回家过年的喜悦,不管认不认识,都知道是回家过年的,心里也是松快的。”湘湘说。

当天,在深圳工作的小程也搭上了深圳前往郑州的高铁。考虑到途经武汉,小程也提前买了口罩,“那时候商店口罩比较充足。早上坐地铁去北站,但在戴着口罩搭地铁感觉很奇怪,因为根本没人带。”一周之后,小程又踏上郑州返回深圳的路程,彼时的情景已是翻天覆地。

由于车辆途经疫情重灾区武汉,车厢内的人都是神经紧绷。乘客全程时刻注意口罩佩戴,旁边带孩子的家长不停提醒孩子戴好口罩,一个年轻人则不时接到亲人的电话,来询问是否买到口罩。

1月23日,武汉发布“封城”令,虽然不再上下客,但小程乘坐这列车依然在武汉暂停。“列车门应该打开了,有乘客问乘务员封站了没人上下,为什么还要开车门,乘务员回答听不清楚,乘客应该是不太满意,嘟囔了几句。”小程说,他和同行人全程老老实实坐在座位上不敢多动,水也不敢多喝,怕去厕所走动多了,带的口罩又特别厚,加上神经紧张,整个人都是晕的。

回程:回深时“每个人自觉隔开距离”

“我从机场出来都没有做任何检测。”2月9日,从西安乘坐飞机返回深圳的王先生也有着同样的疑惑。王先生说,自从回西安,他陆陆续续接到当地公安、街道、社区、居委会等单位的来电核实相关信息,在出行前,王先生家的小区已经完全封闭式管理,每两天每户只允许一人凭社区发放的有效期内的“出入证”外出购置生活品。因其个人是深圳户口,王先生也没有进出当地超市的自由,“进超市前要查身份证,不是当地户口不让进。”

“进机场高速的车必须是西安的车牌,否则是会劝返。”当天,王先生乘坐自家的陕A牌车顺利抵达机场后,接受了防爆、体温检测等流程后进入候机楼办理值机手续。王先生发现,当天候机楼内人流稀少,每一个人都自觉隔开距离。“都隔得很远。”

还有一点与以往不同,这一次王先生乘坐的航班取消了网上值机,改为柜台办理,“每个人是隔开安排座位,我上飞机后发现,一排8个座位,最多就坐3个人,都是隔开安排的。飞机餐食也改成独立包装的,只提供瓶装水。”王先生说,在登机前,每个登机旅客再次进行了体温检测。

在抵达深圳机场走出航站楼时,王先生并没有看到手持体温检测仪检查旅客身体情况,也正是这样,让王先生产生前述的疑问。事实上,在疫情防控初期,深圳机场就实现了六套红外线体温探测仪,覆盖了航站楼旅客动线的各主要区域,包括国际进出境大厅以及四楼值机大厅入口,实现“黑科技”防护。相比手持测温设备,该筛检仪能够更加快速、精准地对所有到港旅客进行体温筛检,为机场疫情防控构建起一道屏障。

其中,在深圳机场航站楼二楼到达厅行李转盘前,这里就设有检疫站,四五个工作人员目不转睛盯着电脑屏幕,而旁边身穿防护服的医护人员也紧盯所有进港旅客,确保不漏一人。深圳机场航站楼19个入口全部实施了“普遍式”体温检测,实现了进出港旅客体温监测全覆盖。

采写:南都记者 张艳丽 贺如妍

编辑:柯晓明,陈欣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专题:疫情之下的深圳故事,疫情防控下的你与我

1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