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总动员!民治街道这些家庭为抗疫齐上阵

南方都市报APP • 龙华大件事
原创2020-02-18 10:25

告别“小家”为“大家”,坚定“逆行”赴“战场”。连日来,在防抗疫情中,龙华民治街道涌现出不少家庭齐上阵的事迹,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相互鼓励,相互支持,成为战“疫”一线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两代人齐上阵,一家三名党员都参加抗疫

邓惠丽是民强社区党委委员、工作站副站长。自疫情防控开始,她带领社区工作人员连续二十多天坚持在抗疫一线。

不论是上门核查信息、宣传防疫知识,还是进行社区消杀、配送物资等工作,她一点也不含糊。邓惠丽的丈夫桂文俊,是宝安区蚝四社区党委副书记、工作站副站长,虽然在不同的战疫地点,但他们的战疫方式是一样的,他们的战疫精神也是一样的。“我是党员,在战疫面前,我不甘于落在妻子后面,我们要并肩战斗。”桂文俊说道。

桂平是邓惠丽的家公,也是一名共产党员。他是一位退休返聘人员,是深圳市西成联合开发有限公司物业部的水电主管。虽然64岁了,但他主动参加公司防疫队工作,协助采购相关防疫用品,做好工业区厂房、电梯、宿舍楼、垃圾堆放点的消杀工作,坚持在体温检测点参与人员进出管理等工作。

一个家庭两代人都在这一场战“疫”中坚守付出。

热心花姐一家都是抗疫志愿者

刘春花是民治街道社区网格中心的一名社区专职人员,她平时热衷公益事业,同事们都亲切的称她为“花姐”。春节前,她驱车拖家带口回老家过年,本想在老家度过愉快的春节长假,可大年初二晚上,她就接到单位电话,要求她初五回单位待命。她没有任何迟疑,带着一家人初三就赶回来了。

刘春花的丈夫陈金是民治街道组织部工作人员,他积极响应街道倡议,2月3日就下沉支援民治街道新牛社区防疫工作,每天坚守在卡点一线。他们的女儿也陈蕾于2月11日参加支援龙华街道油松社区卡点防疫工作。在家待命一个星期,花姐也坐不住了。2月13日,她留下正在读高中的儿子居家在线学习,主动报名参加支援樟坑社区卡点防疫工作。她每天早上一次性为儿子煮好一天三顿的饭菜之后,就奔向社区卡点。这一家三名疫情防控志愿者每天穿着红马甲奔赴一线卡点,测量进出人员体温、检查出入车辆、宣传疫情相关防控常识。

夫妻二人共同坚守抗疫一线

罗志平是民治街道宣传文化科副科长,是街道第一批主动申请支援社区的党员。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把两个小孩送回了云南老家。他下沉的社区城中村,流动人口多,为了推进通行证办理工作,他和社区工作人员一道,冒着风雨,逐个楼栋进行办证,受到居民点赞。

他的妻子徐芳,是龙华中心医院人事科科长,同样坚守在抗疫一线。除了做好医务人员调配、保障等工作外,徐芳还负责观澜片区上门采样的总体协调工作。这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量大、要求高,涉及人员、物资、器材等方方面面,她每天加班加点到凌晨。“作为医院的一份子,虽然我不能像其他医生、护士一样奋战在治疗病人的一线,但我也要坚守好我自己的一线,全力为战疫做好保障。”徐芳说道。

罗志平在工作中.jpeg

罗志平在工作中。通讯员供图

上阵“母子兵” 成为战疫志愿者

在民治街道樟坑社区义工队里,有这样一对“母子兵”。母亲叫周顺娇,是退休人员,儿子叫黄俊博,是坪山高级中学高二的学生。在这次疫情防控中,他们母子并肩作战,志愿坚守在社区疫情防控前沿战线。

年近60岁的周顺娇,被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抗击疫情的壮举所感动,决心要用自己的行动为抗“疫”出一份力。她主动报名前往社区志愿先锋体温监测点,为社区居民进行双向测温,有序引导社区居民扫码登录樟坑社区防疫排查AI系统,登记个人相关信息,确保不漏一人一车。年仅16岁的黄俊博因学校还未开学,每天除在家自学以外,就陪着妈妈周顺娇一起为社区居民服务,分流社区居民有序测温,确保人员不聚集。平凡工作因为奉献变得不平凡。面对疫情防控的艰巨任务,周顺娇母子毅然选择“逆行而上”,坚守在防控疫情的第一线。“如果可以,我愿意去武汉支援!”周阿姨自豪地说道。

周顺娇在工作中.png

周顺娇在工作中。通讯员供图

采写:南都记者 吴灵珊 通讯员 梁淑萍

编辑:张裕麟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