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公众心理调查:上班族更关心疫情进展,口罩短缺仍令人困扰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民调
原创2020-02-18 15:35

南都民调logo.jpg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仍在持续。在不断升级的防疫措施和大量疫情报道影响下,公众情绪也很容易受疫情发展而出现波动。南都民调中心在过去一周发起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公众情绪和心理状况调查,了解公众目前的心理情况和具体担忧的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中超七成较以往更在意清洁问题,八成情绪处于正常状态。必须外出工作和未知复工时间的上班族最关心疫情进展,但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用品短缺仍是目前最令人担忧的问题。

七成受访者洗手比以往更频繁,有受访者过度关注疫情

本次调查对受访者问及部分受疫情影响而可能出现的情况。统计数据显示,有70.59%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比平常更加频繁地洗手、清洁衣物和家具,也有65.60%表示一听到附近有人咳嗽、打喷嚏就会觉得紧张,62.03%表示担心此次疫情会造成企业倒闭或失业,还有57.05%表示自己会控制不住地刷新疫情相关消息。

1701.png

值得注意的是,在非常关注疫情信息的受访者中,分别有74.43%和71.84%表示会控制不住地刷新疫情相关消息、听到咳嗽或喷嚏感到紧张,比例明显高于关注程度较低的受访者。

进一步分析疫情期间感到困扰的问题,可以看出他们对于防护用品短缺、亲邻防护意识不足的担忧程度也较其他受访者更高。这些数据都表明,有部分受访者对疫情已经出现过度关注的情况。

770x475_5e4a97bb522c2.png

770x475_5e4a97bb610f4.png

《焦虑自评量表》结果:八成受访者坦然面对疫情

为了解公众在疫情影响下会否存在较严重的焦虑问题,本次调查还对全体受访者进行了焦虑自评量表(SAS)的评定。回收所有问卷并统计后,数据结果显示,有81.11%的受访者结果为正常,占大多数。但需要注意的是,调查中有12.30%的受访者处于轻度焦虑状态,4.28%为中度焦虑,2.32%为重度焦虑。疫情期间,公众出现的焦虑和恐慌心理依然值得关注。

1704.png

超九成受访者关心疫情进展,防护用品短缺令人困扰

本次调查中,有55.08%的受访者表示非常关注这次的疫情,会时刻留意相关信息,主动搜索最近进展;39.75%表示比较关注,但不会主动搜索;5.17%表示不关心具体数据。

1705.png

而问及疫情期间有哪些情况令人感到困扰时,56.51%的受访者表示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用品短缺是目前较为担忧的问题;36.90%表示对亲友、邻居防护意识不足感到困扰;也有36.72%担心食品、生活用品等价格上升。

1706.png

外出上班和未知复工时间的受访者最关心疫情进展

深入分析发现,除了尚未复工但已经确定复工时间的受访者外,上班族普遍比学生更关注疫情进展。其中,必须外出上班的受访者和复工时间尚未确定的受访者对疫情的关注程度最高。

调查结果显示,外出工作的受访者中有55.84%担忧防护用品短缺,63.33%表示一听到附近有人咳嗽、打喷嚏就会觉得紧张。目前,全国多地均已出台政策,要求外出必须佩戴口罩,对于必须外出的上班族来说,每天一个口罩成为必须解决的头等大事。此外,办公室作为人员密集场所,如何预防病毒传染也令不少人担忧。

另一方面,迟迟未能定下复工时间的企业员工则比较关心自己的饭碗能否保住。调查中,复工时间尚未明确的受访者中有64.17%表示担心此次疫情会造成经济变差、企业倒闭甚至自己失业,有65.67%表示自己会控制不住地刷新疫情相关消息。

1707.png

多数学生仍坚持每天阅读,但有未开学的学生表示自己无所事事

相比之下,学生群体对疫情带来的影响感知度相对较低,他们眼下最关注的事情仍然与学习密切相关。尚未开学的受访者中,有50%表示自己对无法返回学习所在地的城市感到困扰,是目前最担忧的问题。

尽管短期内无法返回学校,但不少学生已经回到了学习状态上。调查数据显示,已经开始利用网课学习的受访者中,有76.67%坚持每天阅读,66.67%保持合理的作息安排,也有53.33%坚持运动锻炼。

对于尚未开学的受访者来说,虽然同样有50%表示会每天阅读或学习新技能,但保持合理作息和坚持锻炼的比例均明显低于已开学的同学。此外还有57.14%表示自己无所事事,找不到目标。由此看来,即便只是网络课堂,上课这一过程所带来的仪式感对于学习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正面作用。

750x376_5e4a98db345bc.png


750x376_5e4a98dba1695.png

男性更热衷于讨论疫情信息,女性生活更自律

本次调查还发现,面对多个渠道、源源不断推送而来的疫情信息,男性比女性更热衷于转发和讨论。男性受访者中,有45.84%表示自己热衷于转发各种疫情相关报道、参与讨论;而女性受访者则有39.18%认为对此表示认同。

另一方面,经历了一个史上最长、且无法出门的春节假期,男女双方在作息安排上也逐渐表现出差异。调查结果显示,47.58%的女性受访者表示自己近期仍能保持合理的作息时间安排;男性则有44.05%对此表示认同。


770x475_5e4a992e7246c.png


770x475_5e4a992e7e8bd.png

长时间关注疫情容易激发焦虑情绪,需要及时进行心理干预。

疫情当前,重视自身状态和所处环境安全确实有必要,但过度恐慌反而会给我们带来不必要的心理负担。积极认识自身状态,及时调整情绪,才能更好帮助我们应对眼前的生活。

基于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发展、大众恐慌心理逐步蔓延的情况,1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响人群分为四级,并给出六大人群心理干预的重点方向。

《指导原则》中提到,对于普通大众和易感人群,疫情时期容易出现:恐慌、不敢出门、盲目消毒、失望、恐惧、易怒、攻击行为和过于乐观、放弃等心态。

针对以上问题,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医师张璐璐在接受南方网采访时提出如下建议:

1、积极行动

停止继续“丧”下去的行为,对“躺在床上一直刷手机”喊停。健康的生活作息、合理的饮食和睡眠,适当运动和休闲娱乐是维持身心稳定的基本要素。

相信政府公布信息的权威性,给自己设置一个关注疫情的频率,一直盯着疫情变化的数据并不能帮助疾病的控制,反而容易让自己陷入负性思维的循环中,不妨适当的放松下,做一些让自己更开心的事情。例如:既往工作或学习繁忙时没有时间看的小说、画画或瑜伽等。利用这次春节假期,给自己列一个“行为清单“,记录自己每天的变化。要相信生活不至于此,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2、学会“倾诉”

病毒通过飞沫传播,但并不妨碍我们“倾诉”。宅在家中,可以和家人倾诉交流;家人不在身边的,可以网络或微信视频;觉得心中郁闷却又不想和人说的,不妨用日记的方式记录自己的感受。

3、自我接纳

如果您有焦虑和恐惧的情绪,请告诉自己这是个体面对危机时的正常情绪反应,不要截然否认这种情绪或责怪自己。如果您对网络信息容易感到焦虑,建议一方面适当地与网络隔离,一方面转移注意力到能让自己感到舒适的活动上来,看电视、看书、听音乐、玩游戏都可以。

4、学会放松

运动有助于放松。即便在家中,也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自我放松法。这里介绍两个简单易行的放松方法:

(1)腹式呼吸。可以把手放在腹部肚脐上,用从1数到5的时间,慢慢地深吸一口气,感受肚子慢慢鼓起来。然后,再专注地让腹部慢慢回缩,慢慢地呼出这口气。腹式呼吸的方式在瑜伽等放松练习中经常用到。

(2)蝴蝶拍。双臂在胸前交叉,右手在左侧、左手在右侧,轻抱自己对侧的肩膀。然后双手轮流轻拍自己的臂膀,左一下、右一下为一轮。速度要慢,轻拍 4-6 轮为一组。停下来,深吸一口气,如果好的感受不断增加,可以继续下一组蝴蝶拍。

在进行蝴蝶拍的时候速度要放慢,就好像婴儿时期母亲安慰孩子一样,轻而缓慢。通过这个动作,我们可以安慰自己,让身心放松。同时,在进行蝴蝶拍的时候,不妨放一首舒缓的轻音乐,脑海中回想着一个让您感到温馨愉悦的场景来进行。

广州青少年服务台及广东20所高校面向社会提供心理服务

上述自我调整方式能够帮助大家舒缓恐慌、焦虑的心理。但如果感觉自己出现较严重的心理问题,无法通过自我调整纾解情绪,则应当及时寻求更专业的心理辅导或帮助。

据了解,目前12355广州青少年服务台已开始提供心理“防疫”网络及热线咨询服务。2月15日上午,广州团市委副书记高洪祥在广州疫情存续期间“暖家”新闻通气会上介绍,12355咨询服务可提供的心理求助主要包括四类:1、因缺乏防护用具或担心自身身体状况而产生的焦虑,如孩子总是担心自己被感染等?2、宅家防疫期间的亲子沟通和家庭教育问题,3、家庭成员间因防疫理念不同而产生的冲突,4、抑郁症等原有疾病患者在防疫期间出现心理问题等类型。

此外,广东省教育厅近日也公布了20所面向社会提供心理服务的高校名单。全社会因疫情需要心理咨询的人员都可以通过QQ、微信、邮箱、电话等方式寻求帮助。

1712.png

受访对象概述

南都民调中心于2月10日-16日期间展开本次网络调查,共回收561份有效问卷。受访者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广东受访者占62.03%。从年龄段来看,受访者中有42.60%为90后,30.84%为80后,年轻人占大多数。从职业来看,有39.93%是普通企业员工,学生则占14.44%。此外,受访者中97.33%为普通市民,2.32%正在接受隔离医学观察,0.36%为新冠肺炎确诊患者。


项目出品:南都民调中心

项目主持:谢斌 张纯

项目执行:南都研究员 李伟锋 文轶然

支持平台:南方都市报微信公众号 咩事微信公众号

编辑:文轶然

2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