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代国辉 南都记者从广州市海珠区了解到,截至18日,海珠全区有9873家企业复工(含计划复工)。“四上”企业有3702家,复工2490家,复工率67.3%。区重点企业196家,已复工165家,复工率84.2%,其中39家市总部企业全部复工。
据介绍,海珠区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针对海珠区产业特点,采取“分类管理、宽严相济”的办法,按照严禁类、严管类和允许类三类,有针对性地指导企业复工复产。
延迟娱乐休闲场所、中大布匹市场、制衣加工厂等人员密集、结构复杂的企业场所复工复产;加快推动保民生、保供应等特殊行业相关企业、重点企业尽快复工复产,尽可能减少疫情防控对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努力保持生产生活平稳有序,促进经济尽快复苏。
推“惠企10条”,与企业共渡难关
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对企业带来的影响,海珠区制定了“惠企10条”措施,投入财政资金超过5000万元,帮助缓解企业经营困难。
海珠区发动区内国资物业、园区为企业减免租金2500万元,带动全区商务楼宇、园区对承租企业减免租金和物业管理费超过1亿元。其中,保利天幕广场、乐峰广场合计减免租金近1000万元。
海珠区鼓励鼓励有条件生产口罩、医用防护服的企业扩大产能或转产,协助企业解决设备、原料紧缺和资金紧张等问题,为新投产疫情防控重要物资的工业企业减免2年租金,并给予最高500万元的3年免息借款。记者了解到,当前,海之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已落户建设防护口罩生产工厂。
海珠区联合中国银行海珠支行、建设银行海珠支行等多家银行,携手推出“抗疫贷”等抗击疫情专属信贷产品,建立金融服务“绿色通道”,为企业客服资金周转难题努力提供便利和支持。
海珠区还鼓励鼓励餐饮、线下零售等消费型企业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转型发展,给予业态转型专项资金奖励,帮助企业减少疫情所造成经营损失。鼓励展馆方对受疫情影响取消或延期展会优先安排档期、减免违约金,优先办理重点展会活动备案、展品通关,推动会展业克服困难健康发展。
39个服务队、133个“线上工作站”助企业复工
据介绍,海珠区在保证疫情不再进一步扩散的前提下,采取“四个一”的灵活措施,帮助企业尽快复工复产。
一个温暖及时的政策:出台海珠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惠企10条”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我区将于本周之内出详细的申报指引,最快可于下周完成兑付,且全部采取网上申报,企业最多跑一次就能够解决。
一本服务手册:编印《重点招商企业复工复产服务指南》,就企业在复工复产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企业用工、灵活办工、便捷融资、员工就餐、网络政务等复工复产现实难题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和回应。
一组复工服务队:12个行业管理部门联合街道属地,组成39个复工服务队,下沉到企业一线,现场指导企业载体运营机构和企业按照“五个到位”的要求,认真抓好疫情防控,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
一批线上工作站:通过微信、QQ工作群、电话形式成立133个“线上工作站”,推出“复工热线”,24小时回应企业提问,实现复工复产报备通知、疫情防控须知、扶持政策等内容宣传到位,保证特殊时期咨询不见面、服务不掉线。
编辑:任国庆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广州战“疫”力深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