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选】在旅途买口罩是怎样的体验

南方都市报APP • 非虚构写作
原创2020-02-19 23:44

690x150_5e258b75a6964.jpg

2020年的寒假对于学生而言,是特殊而难忘的。他们或体验过一罩难求,或体验过至亲两地相隔,如何度过这段日子,他们各施各法。南都非虚构写作成长平台第十期征文“非常寒假”也选出了佳作,让我们一起来体会小作者的感受吧。


在旅途买口罩是怎样的体验

作者:成都市东城根街小学2016级四班文艺菡

火车.jpg

这个寒假,我最难忘的不是爬蜿蜒曲折的长城,也不是逛历史悠久的故宫,而是从北京回保定姥姥家路上买口罩的特殊经历。

1月22日早上,在去北京西站的地铁上,我发现以前热热闹闹的车厢变得异常静谧,许多人戴上了医用口罩,人们的嘴就像上了一把大锁,能不说话就不说话,我只听见耳旁传来地铁行驶时发出的“哐哐”声。

这是怎么回事?妈妈小声告诉我:“昨晚,钟南山院士发表了他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看法,他说这种病毒会人传人,必须做好防护,所以大家都戴上了口罩!”妈妈还说,“因为我们临时改票赶时间,还没有买到口罩。”我的心里顿时七上八下的。昨晚我虽然睡着了,但我可以想象当时的情景:人们从各自的家里蜂拥而出,抢着在药店排队买口罩。“那我们下了地铁,一定要先买口罩啊!”我着急地说。

到了高铁站入口,刚要进去,就看到身穿防护服、眼戴护目镜的工作人员拿着测温枪在给人们挨个测量体温。往里一看,天哪!大厅里面人山人海,蓝色、黑色、白色、粉色、花色的口罩形成了一片五颜六色的口罩海洋,差不多每个人都戴了口罩。这下我们可慌了,紧闭着嘴巴,穿过人海来到一位工作人员面前,“请问哪里有卖口罩的呀?”爸爸焦急地问。那个工作人员摇了摇头:“现在还到哪里去买口罩呀,应该都卖光了。”后来他又想了想,补充道:“前面有几个小卖部,你们只能去碰碰运气。”

我们只好硬着头皮往前走,边走边问,一路上,人们朝我们投来了异样的目光,好像在说:“带两个孩子出门,怎么不戴口罩呀?”“你们就不怕传染上病毒呀?”妈妈帮我和弟弟重新围了一下围巾,把我们的嘴巴和鼻子都蒙上了。爸爸让我们在一个人少的地方等着,他去小卖部问,结果不是“没有了”就是“卖完了”。我害怕起来:“这么多人,要是再买不到口罩,我们肯定会被传染上的!”于是,我也想试试运气,就冲进了一家不起眼的小卖部,一问,我高兴得差点跳到天花板上。“爸爸,这里有口罩!”我兴奋得大叫,都说“老将出马,一个顶俩”,我就是“小将出马,一个顶俩”。

爸爸的眼睛一亮,三步并作两步跑到小卖部门口,也不顾一次性医用口罩竟卖7元一个,买了4个。我迫不及待地戴上口罩,虽然闷得快要喘不上气了,但心里的这块石头总算是落下了。

妈妈也帮弟弟戴上了口罩,粉色的医用口罩盖住了弟弟的大半个脸,他觉得不舒服,一会把口罩从脸上拉下来,一会挂在脖子上,一会又哭喊着:“我不戴、我不戴!”妈妈一把拉住弟弟的手,紧皱眉头,一脸严肃,厉声道:“有病毒,必须戴上!”弟弟小嘴一嘟,极不情愿地戴上了。

在高铁上,因为我们调了早一天的票,所以位置是分开的,我独自坐在座位上,完全丧失了以往的活泼快乐,身体紧贴着窗户,就怕旁边的人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我,我开始疑神疑鬼:“这个人满头大汗,浑身发热,不会有病毒吧!”“那个看起来有点晕,不会她也有吧?”于是我往窗户旁挪了又挪,脸冲着窗外,调到我满意才开始睡觉。这一觉就睡到了终点站。

现在,事情已经过去二十多天了,但我一听到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新闻,眼前总会浮现出那天经历的画面。真希望疫情早点过去呀!


名|师|点|评

看完这篇文章,我的头脑中不由蹦出了“人在囧途”这四个字。突如其来的疫情,把每个人都搞得措手不及,尤其是正在旅途中的人。小作者把特殊境况下的人物心理刻画得细腻传神,从忐忑、着急到窘迫、害怕,再到买到口罩的兴奋、安心,读来如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小作者特别擅长刻画人物,综合运用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方法刻画出了文中的“我”、爸爸、妈妈、弟弟等人不同的特点。买口罩的过程也写得一波三折,可读性强。文章叙事风格简洁明快,又暗藏波澜,语言流畅生动,人物形象饱满,这对于一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真的是难能可贵的。(丁之境 广东省特级教师,广东实验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征|文|启|事

#非常寒假#一场始料未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带来了一个史无前例的“非常寒假”。在这段超长宅家时光,我们体验了不一样的在家上学,体验了更多的陪伴和责任担当。让我们一起记录下这段非常时光!

征文对象:中小学生

体裁:纪实(诗歌、文言文除外)

截稿时间:2020年3月10日

投稿网址:http://h5.oeeee.com/zuowen/

或扫码进南都非虚构写作成长平台

WechatIMG28.jpeg


平|台|简|介

南都非虚构写作成长平台面向中小学生,聚合优秀师资,提供别具一格的写作主题,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主写作。每周精选部分优秀作品刊登于报纸,并邀请名师名家点评作品。

750x938_5e258addd1746.jpg

统筹/本期主持:南都记者 梁艳燕

编辑:刘兰兰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