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殉职院长刘智明:病中改造医院收发热病人,病重摇头拒妻陪护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即时
原创2020-02-20 00:18

2月18日10时54分,武汉市武昌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刘智明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不幸感染,经全力救治无效,不幸逝世,享年51岁。

在人生最后的那段日子,作为武汉市首批发热门诊定点医院的院长,刘智明仍带领全体医务人员奋战在抗疫一线。即使是在发病后,他仍在为改造医院收治患者奔走,不眠不休。医院如期完成改造,他却被送进重症监护室。

刘智明的殉职,让家人、同事陷入巨大的悲痛中。有同事哀叹,“来世还做您的兵。”

和父亲一样,她的女儿也走上了学医路,目前仍在湖北医药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就读。校方表示,“要把她培养成她爸爸那样的好医生。”

timg (1).jpg

病中仍在为改造医院奔走,曾留预嘱“如果万一,不要插管抢救”

“2013年他调任武昌医院当院长,武昌医院第二年就从二级医院变成了三级医院,这一次又成为新冠肺炎的定点医院,没想到他最后因为染病离世。”刘智明曾在武汉市第三人民医院工作20余年,武汉市第三人民医院前院长金捷多年来与他亦师亦友。

1月21日,金捷最后一次接到刘智明的电话。武昌医院成为武汉市首批发热门诊定点医院,2天内要将综合医院改造成专门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传染病医院,刘智明向他探讨医院的改造事宜。

金捷告诉南都记者,要将已有病人转走,增设重症监护室、符合院感要求等,难度非常大,责任也非常大。

“当时他完全没有提自己会不会感染的风险,只是想着如果病人越来越多,如何看门诊,如何收治。”在金捷心中,刘智明工作始终有热情、有责任心,最重要是敢担当。

事实上,当时为改造医院奔走的刘智明,已经生病了。

北京协和医院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长李太生负责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重症医学病区,参与了对刘智明的抢救。据他回忆,刘智明“在1月19日开始起病,当时症状不是很严重,也给予了相应的治疗。”

1月22日凌晨4点,刘智明的妻子蔡利萍接到丈夫电话,让她帮忙收拾换洗衣物送去,因为成为定点医院后,他就不能回家了。

蔡利萍比刘智明小4岁,是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ICU护士长,该院是武汉市第二批发热定点医院之一。“我当时还特别着急,问他都那个点了怎么不去休息下。”蔡利萍说。

1月23日,武昌医院作为武汉市首批发热门诊定点医院之一,2天内完成了院区改造、流程再造工作,开始接收全市的发热病人。

这天,武汉新增确诊病例70例,累计病例495例。下午,蔡利萍再次接到电话时,被告知刘智明因患有新冠肺炎进了重症病区。

空军军医大学官网的一篇报道介绍,武昌医院重症医学科1月26日被支援医疗队接管前,医护人员连续工作近30天没有休息。被接管时,武昌医院共收治了发热病人469人,其中重症患者30人。

工作间隙,蔡利萍抽空去探望丈夫,被主诊医生告知,刘智明的情况“不好,很不好,越来越不好。一度氧饱和低到80,怎么都上不去。”

在ICU工作的蔡利萍多次想放下一切去照顾丈夫,刘智明都拒绝了。“他了解我的,他知道我放不下走不开,所以他总说不要。”

2月4日,刘智明因为病情危重已用上了呼吸机。当天,坚守发热重症病区的蔡利萍利用工作空隙4次拨打视频通话,刘智明都没接,他已经说不出话了。后来,当视频终于接通时,蔡利萍哭着说:“我来陪你吧!”刘智明还是艰难地摇了一下头。

作为医生,刘智明对自己的病情很清楚。蔡利萍透露,“他甚至连医疗预嘱都跟主诊医生讲了,他说如果万一,不要插管抢救。”

病情急转直下,使用ECMO抢救多次终未成功

据李太生介绍,刘智明的病情是在2月13日突然加重的。“14日转入了同济医院中法院区的重症监护室,进行了氧气插管。”

李太生表示,氧气插管原本是治疗新冠肺炎重症病人比较有效的办法,但在插管后两天多时间内,刘智明的病情没有明显缓解。

“在这种情况下,2月17日进行了ECMO人工心肺的最后抢救措施,抢救了好多次,2月18日上午还是不幸过世了。”李太生透露,当天利用心脏超声进行检查,发现刘智明“除了肺很不好之外,心脏内都是血栓,心肺处于严重的衰竭状态。”

2月18日15时许,在同济医院中法院区外,运送刘智明遗体的车辆缓缓驶离,几名身穿蓝色防护服的医护人员跟在车后,难掩悲痛,一名医护人员跟在车后跑了起来。医院门口道路另一侧,一名情绪激动的医生被身旁的多名同事拦住。

750x398_5e4c2482b105b.jpg

2月18日晚,微博认证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整形外科主任医师吴小蔚发文称,“一直不愿发出悼念两个字,不想相信这是事实。走好,老同学!”

另一名武昌医院的护士王夕(化名)回忆起第一次见到刘智明院长,“第一印象是平易近人,问我老家是哪里的,回家一趟需要多久,还让我好好工作好好加油。”

“去年国庆的时候,全院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您站在最前面给我们起头,带着我们唱,精神抖擞,神采飞扬形容您再也合适不过了。”王夕说,看到刘智明去世的消息,忍不住哭了。

直到去世前,刘智明还对外表示,最惦记的还是和他有过接触的人,“担心自己传染别人。”

一位同事兼晚生回忆,多年前自己刚毕业进入医院时,刘智明总是很耐心地手把手指导新人。他在微信朋友圈里写道,希望天堂里没有新冠,“来世还做您的兵。”

女儿也学医,校方说“要把她培养成她爸爸那样的好医生”

公开资料显示,刘智明是湖北十堰人,199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医学院,擅长颅脑外伤、颅内肿瘤、脑血管病及椎管内病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擅长神经外科疾病手术治疗。

微信图片_20200219210504.jpg

刘智明(后排左一)大学时与同学合影。

他还担任湖北中医药大学和江汉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并于2013年被武昌区委区政府授予“武昌英才”荣誉称号,2014年获“武汉市人民政府博士资助”人选、2015年获武汉“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

湖北医药学院党委书记涂汉军曾是刘智明毕业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位专业启蒙老师。“他很有爱心,很有责任心。可能大家觉得他抗击新冠肺炎去世了,是一个英雄,其实他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展现出作为一位好医生应有的最平凡、最朴实的品质。”1991年,刘智明大学毕业后分配至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原郧阳地区医院)工作,时任神经外科主任涂汉军,教他治疗神经外科疾病。

微信图片_20200219182129.jpg

90年代共事期间,涂汉军(左二)与刘智明(右三)的合影。

谈及对刘智明的第一印象,涂汉军向南都记者回忆道:“他是一个很英俊的小伙子,个子很高,一米八几,是很有灵气的人。”

在涂汉军看来,好医生的标准有两个,一是有爱心,二是有责任心,他认为刘智明这两方面都兼具。

“ 他对病人很有同情心,为病人服务很周到、很热情,说明他有爱心。90年代初,十堰还很缺医生,他管床的病人比较多,也很辛苦,但是共事5年从没有工作失误过,也没有病人投诉他。”涂汉军说,刚毕业的刘智明资历尚浅,但会利用业余时间继续学习,先后考取了硕士、博士进一步深造。

调任武汉后,刘智明先后出任武汉市第三医院医务科科长、副院长,武昌医院院长,从神经外科业务领域转向医疗管理和医院管理岗位。

二人一直保持亦师亦友的关系,每年也总会见上几面。涂汉军曾任太和医院院长一职10年,有丰富的医院管理经验,刘智明常常和他讨论医院管理方面的问题,两人每年总会见上几面。

目前,刘智明的女儿正在湖北医药学院就读临床医学专业。涂汉军说,29年前,他是刘智明的老师,现在,他是刘智明女儿的老师。

“我感叹刘智明是一个好医生,是一个好院长,现在他不在了,我心里很有压力,我在想怎么能把他的女儿刘洋教育得跟他一样优秀,像他一样能成为人民的好医生。 ”涂汉军告诉南都记者,2月18日,学校决定免除刘洋在校学习期间的全部费用。

“我们一定要多关心刘洋,要把她培养成她爸爸那样的好医生,以告慰刘智明在天之灵!”涂汉军说。

采写:南都记者 张雅婷 黄驰波 诸未静 吴佳灵

统筹:南都记者 刘苗

编辑:张亚莉,刘苗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抗疫一线医护殉职

4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