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医疗救护专家组张平:出院后复发是极个别,不应歧视治愈患者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东莞
综合2020-02-23 13:29

IMG_9140(20200223-115628).JPG

在这场举世瞩目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东莞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面对严峻考验,东莞卫生健康系统是如何构筑一张遍布全市的网络,确保每一个疑似、确诊病例都得到收治,不漏掉一人?

对于所有患者的治疗,汇聚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合力的专家组、救护组,又是承受着怎样的压力,来不计代价地全力进行抢救?

而针对国内出现的极个别治愈患者出院后再次复发,出院患者遭受歧视等问题,专家组又是如何看待的?

张平是东莞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学科带头人,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医科大学兼职教授,她也是此次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护专家组组长。

百忙之中,张平回答了上述疑问。

 

IMG_9142(20200223-115635).JPG

张平回答相关疑问

患者出院后仍需隔离观察,市民可放心

记者:我们先说说四川一名治愈患者出院10天复查出核酸阳性的事。不少人对解除隔离或治愈的人有惧怕的心理,严重的甚至还会有歧视。对此,您怎么看?

张平:病人出院都要经过专家组评估,必须达到国家标准。病人治疗及治疗后的评估均是专家组讨论的意见。专家组不是一个人,是几个人层层把关,根据患者的检验报告、临床恢复情况对照国家标准,各项指标都符合了才考虑出院。

出院以后,基于慎重考虑,目前,这些人需要继续在定点医院隔离两周,在隔离期他应该注意自己的健康状况。在隔离的过程中,我们医生护士也会对他进行随访、复查,这一切都是为了保证患者的健康。

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波及面广,涉及全民健康。对于患病后被治愈的患者不应该歧视,他们应该跟正常人一样生活。换位思考,如果得病的是你呢?何况患者出院是依据国家指南专家组层层把关,百姓尽可以放心。

治愈后又查出核酸阳性,确实有这样的病例,但只是极个别现象。患者出院后7天到14天原本都是需要复查的,如果发现复发,及时把这些人重新管理起来就可以了,不要惊慌。

到现在为止,在东莞来说,没有发现治愈出院的这些病人造成了什么影响,一个都没有!

IMG_9141(20200223-115631).JPG

所有患者都得到最精准、最高度的诊治

记者:截至2月22日,东莞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是94人,累计治愈出院为31人。我们比较好奇,这些可疑、确诊患者是如何被发现的?全市卫生健康系统构筑了一张怎样的网络来确保这些患者一个也不被漏掉?

张平:东莞这次在疫情防控上做得非常到位。从市委市政府到市卫生健康局、到各级医院,全市统筹。全市分成几大片区,确定片区组长、组员进行医疗把关。片区内只要发现有一例可疑的病患,都会通过片区的组长、组员来把控并上报到市专家组。

这些组长、组员包括呼吸科医生、感染科医生、重症监护室医生、影像学医生、儿科医生、妇产科医生等。我们通过片区把这些患者都把控起来干什么?就是让组长、组员筛查他们是不是感染者,并经过市专家组确定,经过筛查确诊的病例就会送到市第九人民医院。

患者到了市第九人民医院,由专门的医护管理。我们根据病人不同的情况,根据国家的诊疗指南去治疗。我们每天查房、专家会诊,在医疗上层层把关,力争使患者受到最优质的治疗。

这些病人经过治疗达到出院标准时,我们还会给患者发一份《告知书》,包括对健康的认识、心理的辅导,以及将来复查的情况。对于所有的病人我们完全有能力把诊疗、复查做得规范化、系统化。

市第九人民医院目前的医生、护士集中了全市各个医院的精英骨干,护理、医疗都达到了最精准、最高度的诊治,市民可以放心。

IMG_9140(20200223-115628).JPG所有患者都得到最精准、最高度的诊治

记者:截至2月22日,东莞在院的确诊患者中危重型3例,重型4例。我们也欣喜地看到,2月20日下午,东莞首例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出院,这极大地提振了信心。作为医疗救护专家组组长,您应该也很欣慰吧?

张平:目前,危重型患者都收治在我们市人民医院万江院区ICU里。我们每天上午多学科大会诊,对疑难重症病情做分析,讨论出最佳的治疗方案。

出现危重症病例的时候,我们也会跟省里直接汇报,省里也几次派专家组来给我们这些病人做会诊。我们也通过视频请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远程会诊过。所以,这些病人都接受了至高水平的诊治。我们可以请院士,请广东省高级专家过来会诊,我们聚集了最好的人力、物力以及技术,力争让这些病人从危险转到轻症,最终能治愈出院。

有些患者由于有基础的疾病,病情确实非常危重。对这样的病人,我们都是按照国家制定的诊疗方案抢救,应用了呼吸机甚至ECMO,最好的抢救措施都用上了,并且是不计一切代价的在做。

但是,任何疾病都会有好转的时候,也有恶化的时候。到目前为止出现的这一例死亡病例,院士、省专家组和我们大家都很尽力了。

IMG_9139(20200223-115624).JPG

对医护考虑换防,愿继续的我们更支持

记者: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医护人员坚守一线很辛苦。市人民医院和市第九人民医院作为定点收治医院,医护人员更加辛苦。保护和关爱医护人员,保持长久的战斗力非常重要,目前对在最前线坚守近一个月的医护人员有没有换防的计划?

张平:疫情袭来,全国的医护人员勇敢应对,成为“最美逆行者”。这种精神,可歌可泣。

同样的,我们九院所有的医护人员,忘我工作,舍小家、顾大家,精神可嘉。我们从穿上白大褂开始,就始终牢记“医者仁心”。给患者治病,原先只穿一个白大褂,现在多穿一个防护服,但为患者服务的宗旨一点都没有变。

所以,在九院工作的同事,说怕累、怕风险是没有的。大家在做好防护的同时,就跟平时工作一样。并且,大家都觉得这是国家的大事,每个人更加尽心尽力地想做好,共同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你看大家的积极性,高昂的劲头,说疲累啊这些是不存在的。

但是,确实也要想到,他们所有人这段时间都要在酒店隔离,不能回家;一些年轻的骨干家里孩子还很小。接下来,一些确实有困难的、疲惫的,局领导和整个专家组已经考虑可以给他们换防。但是如果说有些医生、护士很坚定信心继续做,我们也支持这种正能量的事情。

IMG_9137(20200223-115617).JPG

临危受命,我没有任何可以推脱的理由

记者:作为医疗救护专家组组长,肩负重任,您这段时间压力一定很大。新冠病毒这么狡猾,治疗工作不好做,风险又这么大。能讲讲这一个月您是怎么度过的吗?

张平:我本来定的是1月21日的机票,要回内蒙古老家陪老人过年。1月18日按市和局里面的安排,我临危受命任组长,我是党员,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我没任何可以推脱的理由。

我老公和孩子回老家,我一个人在东莞。从年三十开始就投入到工作中。市九院一下子要扩大收治病房、重症监护病房,刚开始时候面临很多困难,每个人都想尽办法,就想着一定要把病房安置好,尽快能收治病人,应对疫情。

IMG_9143(20200223-115638).JPG病人入住以后,我们对照国家的指南进行培训。我还要对全市其他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在这个过程中,别说过年了,年三十中午,开会到了下午1点,夺了一个盒饭赶紧就吃,吃完下午还要去布置。

要说每天晚上忙到多晚,我只能说,连想一下一个人过年孤单的时间都没有。这段时间,我手机使用率高到什么程度?一天到晚各个医院的电话打进来,各个病例的资料发过来,所以每天要带一个很大的充电宝不停地充电,几乎就在手机上办公了。我们的一切努力,就是要积极救治病人,控制疫情,保证百姓平安工作、生活。

采写:南都记者 肖佩佩

素材来源:东莞市卫生健康局

编辑:唐建丰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