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黄帝内经》做肺病预防,这四种方法可助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健康联盟
原创2020-02-24 11:54

      当下老百姓都在用宅家的方式为国家做贡献,但即便是宅,也要做个“健康宅”。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林国华教授表示,时下正值春季感冒咳嗽等肺病流行之季,此次新冠肺病属于“寒湿”之疫气所致。《黄帝内经》曾提到“微动四极,温衣,开鬼门,洁净府” 可让五脏阳气升发,水液自去而到达阴阳调和,正气充盛。原文本是对水湿病而论,林教授认为我们同样可以借鉴其中的方法祛寒湿达到“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时令汤水和药草茶可助养肺通便

      宁可食无菜,不可食无汤。在广东基本家家户户,都热衷于煲上一锅老火靓汤。针对预防肺病“精以时服”,林教授按《黄帝内经》所说应当食用当下节令的果蔬,推荐了桑叶枸杞皮蛋汤、芹菜咸蛋汤、萝卜焖水鸭三种清肺润燥的时令汤水。

图1:养肺时令汤品.jpg

      林国华指出,“洁净府”就是利小便、通大便。据悉,中医经络学说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故预防肺病也可以通腑气,也就是利小便、通大便,大小便通畅则不会生热,不容易积聚水湿。“说到利小便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喝水喝茶。”林教授解释道,喝茶这种方式不仅能发汗还能利小便,一举两得,是预防佳法。针对此次以咽痒、干咳为主要症状的新冠肺炎,林教授推荐了以下两种养肺药草茶。

图2:养肺药草茶.jpg

      除了煲汤、冲茶以外,林国华表示,还可以多吃水果也能起到利小便、通大便的效果,如火龙果、橙子、大蕉等水果都是不错的选择,尤其橙子富含维C还能增强免疫力。

多运动、微发汗以祛湿寒

      “即便居家不便外出,也要想方法多运动、微发汗。”林国华教授解释道,“开鬼门”乃发汗之意,“微动四极”则指运动四肢末梢。新冠肺炎多以寒湿为主,郁而发热,防治当“郁而发之”通过发汗的方式,则会鼓舞阳气驱邪外出,汗液亦会带走水湿,使得寒湿的邪气祛除。那么久宅家中的市民朋友们在家应该如何发汗呢?林国华教授告诉南都记者,适当地运动、冲热水澡和喝茶都有助于微发汗,汗液带走水湿,可以将人体寒湿的邪气祛除。

图3:发汗小秘诀.jpg

      值得注意的是,发汗切忌发汗太过,不论运动还是冲澡都以微微发汗为度。热水会带走身体的油脂,为防止皮肤干燥干裂,有条件的还可以使用酸性的沐浴液或香皂。但洗澡后务必使用润肤乳,如含马油或凡士林的体乳。针对眼部感染,还可以使用热水冲淡盐水熏蒸眼睛进行预防。

图4:运动四肢末梢.jpg

      如何做到“微动四极”,运动四肢末梢?林教授建议,日常在家可以干洗手脚,弹拨每一个手指、脚趾两侧使感觉轻微疼痛,并点按双手十二井穴(位于双手五指的指甲根边两侧)。手脚两侧为血管神经富集的区域,弹拨可以刺激四肢末梢血循环,通畅十二经的络脉,点按十二井穴不仅能改善微循环,还能激发六经的经气,二者合用达到激发正气的作用。

多加衣物保暖抵御寒湿之气

      时值春天气温变化急骤,易感人群尤其不应着急脱衣。林国华解释道,“温衣”即加衣物保暖,这是为了护阳气,阳气充盛则寒湿之邪不易入侵人体。他建议,衣服应以穿上稍稍热微出汗的感觉最佳。

      林教授还特别提醒,市民朋友们同样不能忘了戴口罩、少外出、多通风、勤洗手等基础的防护措施。洗手后也要使用护手霜,以防出现皮肤干燥的问题。如发现自己已经有发热、乏力、咽痒、干咳等症状时,更应该戴好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众交通工具,及时前往指定医院发热门诊就医。


采写:南都记者 曾文琼 实习生 王铄仪

制图:王铄仪

通讯员:焦俊玥 张秋霞

编辑:曾文琼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抗击“新冠肺炎” 科普知识看这里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