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教育部门提出“停课不停学”,学校陆续推出各种网课以供孩子们在家学习。宅在家里“云上课”,家长们也开始为孩子的视力“捏把汗”,不少家长开始团购防蓝光眼镜、敷眼贴,甚至不惜花高价购置投影仪。不过这种防蓝光眼镜有必要吗?是否真的可以防蓝光?小朋友应该怎么正确护眼?南都质量公开课继续推出疫情防控科普特别节目,本期关注防蓝光眼镜,让消费者正确认识这种产品。
家里“云上课”需要
佩戴防蓝光眼镜吗?
播出时间:2月26日12:00
专家
谭柏泉:SGS电子电气光学实验室技术经理
杨晓: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医师
夜晚睡前接受过多蓝光
可能扰乱睡眠周期导致失眠
小朋友在家里上网课,为什么是蓝光受到妈妈群体更多的关注?SGS电子电气光学实验室技术经理谭柏泉介绍,人们把人眼所能看到的光称为可见光,其波长范围为380nm-780nm,其中波长范围在400nm-500nm之间的可见光称为蓝光。“生活中到处都有蓝光,例如太阳、灯具和显示器等发出的光中就包括蓝光。”蓝光对人体有什么影响?谭柏泉表示,波长在400-440nm的蓝光,波长短、能量高,也是最接近紫外线的可见光,又被称为短波蓝光或高能短波蓝光,“其能够直接穿透晶体直达眼底视网膜上,并对视网膜形成威胁。”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医师杨晓则认为,要客观地看待蓝光。杨晓表示,自然光中约有25%~30%是蓝光,自然光中的蓝光能调节人体的生物钟节律。对人体而言,蓝光能刺激皮质醇生成、抑制褪黑素分泌,使我们能够在日间保持注意力集中和维持清醒状态;同时,实验研究证据表明,每天暴露在户外的阳光下能有效预防儿童近视发生或降低近视发病率,而其中短波长的蓝光可能起一定的作用;此外,蓝光在治疗抑郁症疾病中也起到改善作用。不过,杨晓认为,夜晚睡前接受过多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从而扰乱睡眠周期,导致失眠。“眼球晶体能够过滤有害光线,但随着机能损耗和年龄增长会逐渐变浑浊;又如一些白内障患者在手术时所植入的人工晶体无法过滤有害的光线,不能对眼球起到保护作用,蓝光就易直达视网膜造成一定损害。”
目前尚未有研究表明
蓝光对青少年视力有直接影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2018年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全国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其中,广东青少年近视率为52.4%。值得注意的是,近视率随着学业的上升而快速增长。数据显示,小学阶段近视率从一年级的15.7%增长到六年级的59%,初中阶段近视率从初一年级的64.9%增长到初三年级的77%。国际研究结果也显示,目前全球近视眼患病人数约25亿,2050年将达到50亿。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研究报告,目前中国视力不良率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几乎是中国总人口数量的一半。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干预,到2020年,中国存在视力问题的人口数可能高达7亿以上。
儿童视力出现问题,是否与经常使用电子产品有关?对此,杨晓表示目前尚未有研究表明蓝光对青少年近视有直接的影响。不过,有实验研究表明,每天暴露在户外的阳光下,能有效预防儿童近视发生或降低近视发病率,而其中短波长的蓝光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据杨晓介绍,一项针对广州青少年近视的研究结果显示,增加一节课的户外活动,三年下来儿童近视的发病率下降了23%。“使用电子产品场景多为室内,且不是多光谱的光线,使用时距离难以控制,对儿童近视产生肯定有产生影响,但是否因为蓝光所导致的结果,目前未有定论。”
【关注】
防蓝光产品
真得能防蓝光吗?
2016年12月14日,南都鉴定曾对7款标称“防蓝光”的眼镜进行相关检测。结果显示,3个样品能适当降低整个蓝光波段的光谱透射比,在(465±30)nm波段的光谱透射比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防蓝光是有效果的。”而4个样品,未能降低整个蓝光波段光谱透射比,尤其是“对LE D、手机屏幕产生的蓝光光谱也没产生阻断作用。”
谭柏泉则介绍,此前曾做过一项手机防蓝光手机贴膜的测试,结果显示5款手机贴膜样品中,有4款具有10%-40%的蓝光阻隔率;1款样品在阻隔蓝光的同时将红、绿光也等量阻隔了,并没有起到防蓝光的作用。谭柏泉表示,蓝光越强亮度越高,降低屏幕亮度是可以减少蓝光的。“不过,夜间把蓝光降低会使屏幕色差变大,长时间盯着屏幕也会使眼部容易疲劳,进而可能会损害视力。”
要考虑累计时间影响
注意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
谭柏泉介绍,现在的LED 灯本质是以蓝光为本底激发的白光源,电子产品的屏幕显示器则是以红绿蓝三种LED作为背光,它们都是以蓝光为主,其中LED 灯要比日常使用的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蓝光要强。蓝光达到什么剂量会产生危害?谭柏泉表示,国际上和我国对蓝光危害有标准要求,如果LED 灯质量合格,达到IEC 62471:2006或者GB/T 20145: 2006标准规定的“豁免级”或者“低危害等级”,那么在正常使用产品时所接触到的蓝光是安全的,我国对读写台灯,推荐要求达到“豁免级”。而标准对电子产品的屏幕没有蓝光危害方面的要求。目前市面上正规渠道产品,大部分发射的蓝光没有过多危害,不用过度恐慌和一味强调防护。
杨晓介绍的一项针对蓝光LED光源的视网膜损伤问题专项细胞分子学实验结果显示:蓝光峰值光谱在400—440nm区间内,照度在500lx以内,持续直射2小时以上,会出现细胞活力明显下降甚至凋亡;蓝光峰值光谱在460—500纳米区间内,照度超过1500lx以上,持续直射3小时以上,才会出现细胞活力明显下降和凋亡。“这个剂量日常生活中几乎不可能达到,电子产品更不可能达到。”但杨晓也表示还是需考虑累计时间的影响,“建议消费者使用电子产品时注意控制时间和采用间歇使用的方式。”
不建议青少年防蓝光
使用电子产品可调成护眼模式
佩戴防蓝光眼镜能减少蓝光对视力的影响吗?杨晓表示,从防控近视角度来说,防蓝光眼镜目前还未有依据。同时,蓝光分有益和有害,如果镜片不管有益还是有害都直接过滤掉蓝光,会引起我们眼睛所看到的物体颜色过度失真,同时还会引起视物不清晰。多光谱的户外光线对少年儿童眼睛的保护作用,类似于孩子们的营养搭配,不宜挑食,尽量各种营养成分都要有。“所以并不是镜片能阻隔蓝光的程度越大越好,建议防蓝光尽量选择智能过滤有害保留有益蓝光的镜片。”杨晓认为,若使用电子产品可直接调成护眼模式,采用远眺等方式来保护眼睛。
哪些人需要佩戴防蓝光眼镜?杨晓表示从近视发病的角度,大多数人没必要戴蓝光眼镜,“建议按照不同人群来选择是否配戴,例如抑郁症者不建议防蓝光、而有眼底黄斑病变者则考虑防有害蓝光等。”儿童需要佩戴防蓝光眼镜吗?杨晓认为,研究表明青少年白天的户外光线是保护因素,可以防止近视的发生和发展。白天的户外光线属于多光谱的可见光,包括蓝光在内,对近视是否有害尚不能下定论,“青少年建议多光谱光线,不建议防蓝光,除非短期大量有害蓝光直接照射眼部,才考虑戴防蓝光镜片。”
上网课“正确姿势”
认准“20-20-20”和“三个1”
疫情防控期儿童在家上网课,看电子产品的时间增多,如何正确保护眼睛?杨晓表示,在平时我们建议每天有1-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来吸收多光谱,而在这一特殊时期,建议采用远眺及间隔休息的方式来保护眼睛,网课也建议老师尽量控制好时间。
具体护眼方式可遵循“20-20-20”规则,即使用电子产品每20分钟,远眺至少20英尺(约6米)远,观察20秒。在使用电子产品或看书写字时,建议遵循“三个1”:手距笔尖1寸,眼睛距书本(电子设备)1尺,身体距桌子一拳。另外,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会出现眼干、眼周疼痛等现象,杨晓提醒要注意使用时间间隔,看屏幕时要注意多眨眼,“如有需要可补充人工泪液型的眼药水,但最好还是以预防为主。”
扫码上课
观看本期质量公开课完整内容
出品:南都鉴定评测实验室
主持:陈养凯
采写:南都记者 陈养凯 陈菁钰 杨丽云
摄影:南都记者 马强
直播:卫志凌 余加明
视频:余加明 实习生柯岱宏
海报设计:金国华
如果您有相关线索
欢迎发送邮件到
也可通过微信/抖音
搜索“鉴定评测实验室”
与鉴定君随时互动
编辑:陈养凯